“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明末最强帝师 > 第225章 虎踞龙盘(十二)

第225章 虎踞龙盘(十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孤凤传 我剑为尊 末路败犬 意气游 燕飞阑珊 洪荒,我北海玄龟,绝不补天 穷神修仙传 我有一卷玄都法册 穿越王爷,看我如何人情事故拿捏 召唤穿越者,我在洪荒虐鸿钧! 天道人为仙 修仙:从每日情报到万法道祖 修仙开始:我引领了全民修仙 凡人之寻仙问道 求取长生一片天 南柯闲寄 词条修仙,但是代价逆天! 让你斩妖,你养狐狸精? 长生:从提升熟练度开始 末日:开局获得修仙系统

按照洪承畴的吩咐,‘大天王’赶紧将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全部向在场的众人讲了出来,“在那米脂县城北五里的地方有一山洞,传说元朝末年高庆起义时,曾在洞中屯兵。高庆骑的是一匹花马,人称花马高庆,所以后来米脂的人们就把这个洞叫花马洞……”

“李自成的兄长伏诛之日,他与李过和另外一个和尚逃窜,路过这处洞穴,外有官兵追赶,他们几个也被追的精疲力竭,于是就同他的侄儿李过和那个和尚,藏在洞中躲避官军的缉拿,机缘巧合他得到了高庆留下的一口宝剑,宝剑极其锋利,李贼经常佩在身上,并在剑柄上镌有‘花马剑’三字。”高杰有一答十,将李自成得剑的情形讲出。

孙传庭面向众将说道“你们各位传令手下将士务要留心,凡死尸旁有花马剑者便是李贼本人。”

总兵官马科接口说道“这口宝剑,末将也曾有耳闻,说那确是一口好剑。去年擒获一个逆贼,曾为李贼手下头目,据他说这口宝剑每遇不义之人就咔咔有声,跳出鞘外。这话虽不可信,但足见这剑在贼中颇为有名。”

孙传庭说“你们不管谁得到此剑,一定要献给制台大人。”

洪承畴谦逊地笑着说“迭次大捷,均赖孙大人指挥有方,亲冒锋镝。这口剑当然应该由孙大人留着,以志殊勋,昭示子孙,永为传家之宝。”

孙传庭满心高兴,不过他站起来时却没口说道“门生不敢,不敢。”

“不过离开四川之前”,‘大天王’高杰又说,“小的听说李自成已经把这口剑交给手下的骁将张鼐使用,他自己用的是另一口宝剑。”

孙传庭忙问“剑上有字么?”

“剑身上和剑鞘上都镌有‘龙泉’两个字。”

孙传庭向众将说“你们记着,贼人的剑身和剑鞘上都镌有‘龙泉’两个字。”

大天王补充说“这口剑虽不能说削铁如泥,也似花马剑一般锋利。因它比花马剑长了两寸,所以听说近来李自成格外喜欢用它。”

洪承畴又吩咐大大王把匪李自成、李过叔侄以及高桂英、李过、刘宗敏、田见秀、高一功和刘方亮等人的相貌对大家说了一遍,然后点头说了一声“下去吧。”大天王高杰磕了头,被洪承畴的中军带了出去。

大堂中的一位将军站起身来,插手施礼正要对洪承畴说话,众将就见洪承畴的中军亲将急匆匆地走进来,这员中军副将在洪承畴的耳边咕哝一了句,那位想要与督师说话的将军,清楚地听到中军的禀报“……请大人赶快接旨。”

“又有圣旨到?”对于近日多次受到崇祯的旨意,洪承畴还是略感意外,他心中暗想一件事,“难道是京畿出现了不测……”

“是的,传旨的中官已经进了城门。”

“诸位随我快去迎旨!”洪承畴大声对堂内众将说道。

洪承畴说着已经从虎皮太师椅上站立起来,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就向外走。孙传庭、丁启睿率领着全体文武在他的背后紧紧跟随,此刻来不及更衣,大家只得边走边整衣冠。虽然大家都猜测这道圣旨一定与剿闯和勤王二事有关,但因为对这位年轻皇帝的狗脾气素来摸不着门,所以人们的心里都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有人惊疑自己会不会受到皇上的严责。

洪承畴刚刚率着众文武来到行辕大门外,前来宣召的中官太监就已经飞驰而到。按照通常惯例,皇帝的诏书先要交给内阁,有内阁众议后派官传旨即可,用不着由宫中司礼监直接派太监送来。

然而,大明朝的皇帝崇祯,却对自己的臣下一向多疑,纵然是对一向是忠心耿耿、勋劳素着的洪承畴和孙传庭,心里也不十分放心,所以他派了一名亲信太监捧诏前来,以便查看一下前方将士们是否肯三军用命与敌作战。

洪承畴偕众文武分两行跪在大门外,中官太监跳下马,从背上取下黄包袱,捧在手上,由行辕中间甬道昂然而入,他穿过仪门,走入大堂,站立在匆匆摆好的香案之前;洪承畴率领众文武在刘太监的身后跟了进来,他们在堂内重新跪下。

宣召的中官太监威严地大声向众人说道“洪承畴、孙传庭听旨!其余文武官员尽皆退下!”

等几十名文武官员退出之后,宣旨的中官才打开手捧的黄缎包袱,从中取出一只朱漆描金盘龙的匣子;他恭谨地打开匣子,取出一个黄绫暗龙封套,轻轻地从封套中取出了诏书,高声朗朗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流贼祸国,十载于兹,万姓涂炭,陵寝震惊。凡我臣子,谁不切齿!逛来天心厌乱,运有转机。元凶巨恶,自相携2,或次第授于关中,或相继就抚于汉滨。革、左等观望徘徊于淮甸,老回回等铩羽局促于豫南,此皆待戮之囚,不足为朝廷大患。惟闯贼李自成,虽经屡败,凶焰未戢;孤军奔窜,仍思一逞。笼络有术,死党固结而不散;小惠惑人,愚民甘为之耳目。若不一鼓荡平,则国家腹心之祸,宁有底止!”

听着中官宣旨,洪承畴跪在地上思考着皇帝在诏书中的用语,他明白崇祯旨意里讲的“陵寝震惊”,是指在崇祯八年的时候,巨寇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破凤阳,焚皇陵之事;随后的“元凶巨恶,自相携2,或次第授于关中”,是说高迎祥、老回回等匪被诛灭;而“相继就抚于汉滨”一句是指‘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才等贼纷纷在湖广等地向剿贼总理熊文灿投降。

不容洪承畴多加思考,就听中官朗声读到,“朕前已迭下手诏,谆谆告谕‘务将闯逆一股,火剿灭,尤须将闯逆本犯及贼妻高氏、巨贼刘宗敏、李过、高一功、田见秀等,一一擒获,或予阵斩,断勿使一人漏网’。尔洪承畴、孙传庭一向实力剿贼,卓着劳绩,朕甚嘉慰。其剿贼出力诸将,已饬吏、兵二部从论功升赏。兹再赐尔洪承畴尚方剑一柄,阵前便宜行事。并赐内帑银三万两,红丝表里各二百匹,赏功银牌五百副,供阵前奖功之用。”

洪承畴暗自点头,他自然有耳目知晓如今国库如洗,皇上看来是下了血本,动用自己的皇帝私产也就是内帑银来劳军,如果没有这宫中内库的银子,他还真想不出来,大明历来的在大军开拔作战之前下去的这笔银子出自何处。

喜欢明末大宗师请大家收藏明末大宗师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在下崇祯 回到明朝做帝君 弃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