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科幻推理 > 盛世华唐 > 第213章 李世民:我是夏虫?

第213章 李世民:我是夏虫? (第2/3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天才宝可梦 星之落的理想 病美人被逼换亲,糙汉厂长夜夜吻 嘘!神女她也有反派白月光 假千金一不小心养了反派,想跑路 永年,永夜或永日 疯批公主又娇又魅 聊天群:逆天重瞳,震撼天道! 婚浅情深:贺总他后悔了 权清策 虹藏 陨落人间的小神官 她如人间惊鸿客 香根莺尾 异世融合:我有一个蘑菇屋 纳米边界:地球危机档案 综穿之雪色随心 玄学嫡女算卦灵:吃瓜续命她最行 斗罗:萧萧 高考倒计时101天

可是在古代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史书不是给百姓看的,而是给统治阶级看的。

希望统治阶级能够在历史中吸取教训,治理好国家。

受限于时代,古人读史书也大多都是观察某件事情、某个政策以及某个人的行为等等。

试图从这些事情里面找到教训。

像陈景恪所说的,对比盛世和王朝末期天灾数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之事。

李世民自然也是如此,即便陈景恪告诉他这些,他也不认为有多大作用。

天灾乃天定,即便知晓了又能如何?

陈景恪看出了他的这种想法,倒也没有鄙视之类的。

这和他本身无关,而是整个时代的认知在限制他罢了。

气候是个大课题,眼下的科学展,还不足以让他们认识到,这些规律都是有迹可循的。

不过既然话匣子打开了,陈景恪就不介意多说几句

“天道运行自有规律,研究古代的气候展,可以推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而气候的变迁都是以百年乃至千年为周期进行变化的。”

“比如商朝末期气候就变得尤为寒冷,导致粮食作物大面积减产。”

“……商周时期太过遥远,咱们说近一些的时期。”

“汉武帝时期也出现过一次气温骤降,当时天下以高产的稻粟为主粮。”

“那次气温骤降,导致北方地区无法再大面积种植稻粟,改为种植产量较低的麦豆。”

“如果圣人留意过就会现,西汉前期史书记载亩产可达两三石,到了东汉时期就只剩下一石有余。”

李世民露出不可思议之色,道“这个变化不只是我留意到了,许多古人也留意到了。”

“众人皆不解其中之意,只以为是天道如此……没想到真相竟如此简单。”

陈景恪心道你们留意过那最好不过,嘴上继续说道“对,真相就是如此简单。”

“汉武帝时期气温骤降,稻粟不适宜在北方种植,于是就开始推广豆麦同种。”

“包括冬小麦的种植时间、种植方法等等,也都是那个时期确定的。”

“到了汉宣帝时期,持续数十年的低温期终于过去,气温逐渐升高。”

“可是北方种植豆麦的习惯已经成型,也就没有再次纠正过来。”

“一直到王莽时期,天下再次进入了一个寒冷期,北方粮食大面积减产……”

“到了光武帝刘秀继位,气候再次恢复正常……这次的温暖期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

“史书有明确记载,从汉安帝开始气候就开始反常。”

“有时暴雨连绵半年有余,有时天下大旱一年不见雨水。”

“反常气候的背后,就是整个大气候在生改变……天下再次进入了寒冷期。”

“史书记载,汉灵帝光和六年冬大寒,东来、琅琊井中冰厚尺余。”

“曹丕去淮河督练水师,却现淮河结冰。”

“三国时期东吴境内下大雪有三尺余……”

“这些记载无不说明,当时天下进入了寒冷期。”

“南方都尚且如此寒冷,北方有多冷可想而知。”

“寒冷气候一直持续到了晋朝建立才有所恢复,然后到了东晋时期再次进入寒冷期。”

“这次寒冷期一直持续到了隋朝建立才结束,然后气候逐渐升高。”

“等到大唐建立,气候已经恢复到了千年来最温暖时期,也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时期。”

“吐蕃为什么会崛起?就是因为整体气候变暖,导致高原冰雪融化适宜农耕。”

“有了足够的粮食,吐蕃君主松赞干布才能南征北战。”

“而根据规律,这次气候温暖期会持续两百年左右,然后天下将再次进入寒冷期……”

“陛下还觉得研究古代气候变迁没有用处吗?”

李世民久久不语,这一套理论带给他的冲击,甚至还要过之前的契约论。

都说夏虫不语冰,现在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一只‘夏虫’。

陈景恪给他说的这些,之前他连想都想不到。

但这套理论也让他产生了一种感觉史书还可以这样去读。

原来这些天灾背后竟然还隐藏着这样的大秘密。

这个秘密有用吗?

可以说没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假面骑士:社长命令是绝对的 宝可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