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拜托,您可是世子殿下诶 > 第39章 秋收

第39章 秋收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搜魂客栈 东图易家 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 诸天:人仙武道,镇压综武世界 长河剑语 混在民国的浪子 神武令 峨眉山月歌 部落之开拓莽荒 异界工程录 无垠深处 荒芜游荡 我的徒弟们全都有挂 修仙:听劝后,我成了长生道祖 破道者:我的师父会做核弹 我在凡间演化修仙世界 仙可邪 神工开物! 提颅挥剑杀鬼狐,我以武道斩邪修

秦王府家的地有多少?这个问题苏奕前些日子有专门问过墨管家,得到的回答是一个大概的数字良田百余顷。换算过来就是一万多亩,而一亩大概是六百六十六平······

震惊为什么秦王府会有这么多田地?

秦王府是不是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欺压百姓的肮脏勾当?

墨管家的话算是给苏奕解惑了秦王府虽然有一万多亩的地,但是每年收来的租却没有那夸张的多。

原因就在于大多数的田地都被用于奉养秦王亲军【玄甲军】。

【玄甲军】是当年秦王初次征战时给自己亲军定下的军名。这些年随秦王征战四方,打下赫赫功名。所以现在提到秦王的功绩总少不了提到玄甲军。而玄甲军也一直被钦定为秦王亲军至今。

意思就是玄甲军是一只由秦王自己组建,自己养着,也只听秦王命令的军队,这在先皇时就定下,轮到当今楚皇即位后非但没有第一时间裁撤这支秦王亲军,甚至下令扩建【玄甲军】至万数。

因此【玄甲军】常年保持一万人整的战备状态,但多年来玄甲军整军也从未离开边境百里范围,算是与朝廷的默契了。现在全军驻扎在凉州城外军营中。

虽说一万人的军队虽然听起来不少,但是对于整个大楚而言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当然这么大只军队到现在也不全是秦王养着,在现任楚皇即位之后不久,便接受了户部与兵部的‘资助’。

所以目前秦王府的支出大概占玄甲军总消耗的三成左右。也算是秦王府与朝廷的默契了。

而秦王府历年的战功因为爵位什么的已经封无可封了,也就只能在金银土地上找补,所以才有了这么多地。

光是金陵四周以及遍布苏州,绍兴两府的良田就过了万亩。可谓十足的大地主。但是这土地大部分都被秦王租给了自己的部下们,也就是玄甲军的家属种。秦王府规矩凡玄甲军家属租田,佃租一律二成。

当然其中的具体细则,规矩什么的,比如每个军士家里可以租到多少,租了自己种还是转租出去这些,苏奕就没有多问了。

而秦王府在金陵四周的田地基本都是普通农户租种着。

今天苏奕要去的就是金陵城外有秦王府土地最多的地方北城外十五里的刘家村。

既然是临时决定的,苏奕就没打算让人将事情告诉墨叔,自己在侍卫们的陪同下向着刘家村出。护卫们自然隐秘在四周作为暗卫,明面上只有孙南行跟着。玉儿姐作为内宅总管,自然需要回府去,毕竟王府长时间一个管事的都没有可不行。

于是苏奕二人便骑着马优哉游哉,走走停停的向着刘家村骑去。

由于路途不算多远,所以苏奕也就不怎么着急,毕竟难得出来城外,这样的山水美景不是前世所看过的人造山水可比。

临近中午,路上的行人也步履匆忙起来。在路过一家客栈时,苏奕决定吃过午饭再去那刘家村。想来再怎么忙着交租,吃饭时候还是得停下来的,这时候过去也赶不上趟了,与其过去麻烦墨叔,还不如自己在这城外客栈对付一下的好。

客栈是一对中年夫妇与自己儿媳共同经营的,父子俩忙着前面的招待,还雇了一个小厮帮忙,可见生意之好。婆媳二人操持着厨房的活儿。

客栈也没有什么有特殊的名字,一块简易的木匾上书【城郊客栈】四字。

其内程设也非常简单。一楼吃饭,二楼住人。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但是收拾的也算简洁干净。

快到午时,店内的生意越的好起来,此时大都是路过吃饭的行人,三三两两,不一会儿的功夫一楼的桌位就要被坐满了。

也就是苏奕二人来的早些,占了个内边角落临窗的位置,胜在一个安静,且窗外是一天涓涓小河,远方更有田园美景不再话下。不得不说这家客栈开的好地方。这生意做的,想必这一家子的日子也能算富足了。

就是不知他家的小孩是否送到乡学去读书了。

二人点了两斤水煮羊肉以及几份小炒,没有点酒。因为苏奕喝不了,孙南行喝不得。

不多时,饭菜便被端了上来。由于二人临时决定的行程,自然不会担心有图谋不轨之人。于是慢条斯理的吃着,那几个小炒味道很一般,而这清水羊肉倒是让苏奕眼前一亮。

没有一丝膻味,肉质鲜嫩多汁,甚至有一丝丝的甜味在其中,吃的是原原本本羊肉的味道。询问一番才知道,这清水羊肉是他家祖传的手艺,靠着这个招牌,才得以在这官道边经营这不大不小的客栈。

又问店家要了份羊汤,来了个原汤化原食。浓白的汤汁泡着米饭就着羊排肉,真是暖心又暖胃啊。想不到这荒郊野外能有这等美食可以吃。

饭后,孙南行付过钱,二人继续骑马上路。不多的功夫离刘家村已是不远了,但时间却还早,左右无事,苏奕找了一丘已经收割完的稻田边,收集来很多已经晒的半干了的稻草,找了个林荫下铺好,再将自己早上出门时带的斗篷铺在上面,最后一下子躺在其上,呆的看着天空。

先睡个午觉!

孙南行有样学样,很快也铺好了自己的‘床’,四周有护卫们守着所以他也可以稍微休息下。

中秋时分的野外,午时的阳光也算是有些秋老虎的样子。但是在林荫之下的温度,微风,虫鸣,鸟语等,却都是刚刚好。不多时苏奕便睡着了。

睡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被不远处的打鼓声与吆喝声吵醒,原来是有农户开始收割田里的秋稻了。

人工收取稻谷的年代,需要将稻谷一株株亲手割下来,再将稻谷从稻草上摔打下来,称之为‘掸谷’。动静自然很大。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苏奕来到近前,看见了眼前的这一幕婆媳两人带着一儿一女在收割,夫子二人在用力的‘掸谷’。

不禁想起幼时在老家农村秋收时的景象,也如眼前一般。那时乡下山里的农事,也没有任何机械化,自己年少时也常常在地里玩耍,对这一幕极为熟悉。

田里的农户也不理会田边看着自己一家劳作的公子哥,带着一家老幼辛勤忙活着,此时刚刚吃完午饭,正是力气最多的时候,得抓紧时间干才行。

苏奕看着看着也来了兴趣,便想要下地去再次体验。于是先向那三十岁左右的农户打了声招呼道“这位大哥。”

见苏奕行为举止颇有礼数,且随行有壮汉在身边,必然不是一般的人物,自不敢怠慢,立即回复道“不知这位公子有何事吩咐?”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抗战之最强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