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灵异耽美 > 考古簋迹 > 第87章 大天使

第87章 大天使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阴生女,龙皇妻 熊猫侦探事务所 诡村 从斗罗开始当太子 宁明鬼录 渡鬼人笔记 蛇棺 这个角儿我包了 我种的是黑科技 龙河尸玉 诸天从炼尸开始 我加载了鬼怪攻略系统 暑假打工挣生活费,被校花曝光了 海贼之钱是王道 福运娇女锦时归 关于我被血族女王馋上这件事 这个副本不简单 古墓印记 我在日本当棋圣 冥婚正娶:我的鬼夫大人

玉清子尝试着与张鲁一交流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张鲁一也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他之前根据涂牛尿的动作,穿着等方面推测白袍子应该就是拜火教天葬的关键一环“掮尸客”,但这里有个问题,葬礼并不能属于日常活动,还不至于能够让一个人产生如此深刻的肌肉记忆。看来要搞清缘由,或许进入那口土井才能找到些许线索。

他们将还在昏睡中的汉子送回屋子里安顿妥当,张鲁一又去看望了王老蔫。王老蔫在岩香的照顾下病情已经有了明显好转,只是还有些虚弱。就在王老蔫的屋子里,张鲁一召集大伙开了个短会。张鲁一觉得他们的到来骚扰到了这片绿洲原本平静的生活,今晚的事情也冒犯了那个淳朴的汉子,此时此景他们都不宜再久留下去,为了避免尴尬,他们最好立刻开拔。玉清子提出离开之前先去探一下土井,李春也表示支持,毕竟他们都不想带着谜团离开。张鲁一考虑王老蔫身体刚刚恢复,决定让姬道玄和岩香带着王老蔫先行出到胡杨林外等他们自土井回来。这个建议遭到了岩香和姬道玄的强烈反对,毕竟今晚张鲁一差点就遭遇不测,所以无论他们到哪里,他们两个就必须跟在身边。这让张鲁一有些犹豫,此时王老蔫说自己身体没事,大家是一起来的,自然到哪里他也该跟着。最终大伙一致决定马上整理装备,先去土井,然后一起离开绿洲。

因为还在夜间,从土井上看里面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清,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水,为了保险起见,张鲁一决定自己先攀着井绳下井,却被姬道玄拦住。

“我来。”姬道玄轻喝一声,人已跃入井中。不久就听井里传来姬道玄的声音“此处有通道。”随即就见井底亮了起来,这是姬道玄点起了火把。

等张鲁一下井才现,这是一口枯井,井底的泥土干而硬,感觉是被人反复踩踏后导致的。井底的一侧有一个大约高一米五,一人宽的横洞,像是地道,却不知通向哪里。井底空间不宽敞,大概只能容四个成人同时站立,好在有这个地道,先下来的人可以先进去给后面的人留下足够空间。

地道形态规整,两侧和顶部都被人三合土修葺得十分平整,这种三合土是由粘土,石灰和细沙组成,质地坚硬,坚固防水,这是古代常用的“混凝土”。地道并没有其他支路,所以他们并不担心因为黑暗看不到前路而走散开。只是地道的高度让人直不起身子,弯着腰的状态使他们连转身都很困难,再加上地道内通风并不好,走久了就有些头晕憋气感。好消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他们很快就走到了一个大一点的空间,让他们可以舒展开身体,稍许放松一下。

空间是个方方正正的形状,感觉像是地窖,两边的墙角分别有两个方形开口的孔道,估计是建造时留下的通风口,这也保证了地下空间有充足的氧气供应。面积大约十几平米,一下挤进六个人瞬间就显得有些拥挤,地窖顶上挂着一盏依旧在燃烧的油灯,灯盏样式带有明显的古波斯风格。姬道玄在这里现了还散着余热的柴堆,还有一些杂草铺陈的草垫,油腻亮,一眼就能知道这个草垫一直被人当作床铺使用。

继续前进,他们6续现了好几个同样的地窖,内部情况与第一个几乎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那些草垫,大多数草垫已经干枯朽毁,像是很长时间没人使用,很多草垫上还放置着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白袍和白色腰带。

地道有些长,因为黑暗里分不清时间和空间,根据张鲁一的估计他们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才现了地道的出口。地道出口在一个小山坡的背阳面,前面是一个古河道,估计是河流改道的原因,这里已经完全干涸,只留下一些卵石和被水蚀过的河床。

“有脚印。”李春忽然叫道。张鲁一顺着李春的目光看去,果然在古河道的对岸沙地上能够清晰地看到一排向外延伸的脚印。沙漠里气候变化迅,人走过后的痕迹很快就会被风沙吹拭得无影无踪,所以基本可以断定这些脚印应该是刚刚留下了,而脚印的主人也走得不会太远。此时大伙对脚印的主人是谁基本都莫衷一是,已经不必再讨论了。

穿过干涸的河床,张鲁一登上对岸的高地远望,脚印一直沿着河岸延伸直至消失在茫茫的远方,那里是一片黛灰色的远山。这山张鲁一和李青都似曾相识,应该就是他们之前在小河交汇处远远看到过的那座。

沿着河岸一路循着脚印向前,小小的山影也越来越大,颜色也逐渐从黛灰变成了灰黄,远远的已经能隐约看到山上有些人工堆砌的建筑。很快张鲁一也现了眼前的脚印开始显得凌乱,有些脚印甚至被拖曳得很长,每隔不远甚至出现一片匍匐前进的压痕。张鲁一心里想,莫不是那个白袍子已经精疲力竭,所以脚步不稳?不过他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推论,因为这些大的压痕显得很有规律,几乎每隔几步,就会出现一个,如果是摔倒造成的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王老蔫这时忽然出警告,说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气温也在迅上升。为避免过热导致热射病,他们必须加快度赶在最热的正午之前抵达小山,找到遮阳的地方。于是他们也加快了行进的脚步,这也让他很快就追上了白袍子。

他们遇到白袍子的时候,白袍子正五体投地趴在沙地上,嘴里低声叨咕着什么,头侧放着黄橙橙的铜盆,里面估计就是牛尿。李春正想上去拉拽白袍子,却被玉清子和王老蔫给拦住了。看着地上的白袍子,玉清子一脸严肃,甚至远远地给白袍子的背影作了一个揖。张鲁一和李春对玉清子的举动都觉得诧异,王老蔫叹了口气,让他们不要去打扰白袍子,在后面看着就知道了。

很快白袍子便挣扎着起身,弯腰端起铜盆,步履蹒跚地向前走了几步,忽而站定,双手将铜盆举过头顶对着天空念念有词,随后跪下放下铜盆,贴着沙地双手向前滑去,直至整个人再次五体投地。

张鲁一忽然现白袍子的膝盖和手掌都已被细沙磨破,每一次滑跪都会在沙地上留下殷红色的血痕,他瞬间明白为什么之前看到的脚印开始出现凌乱的原因。李春低头沉思,他走南闯北的也算是见过世面,这一幕让他总觉得似曾相识,他忽然想起西藏转山和朝圣的藏民。曾经在藏区遇见过要去大昭寺朝圣的信徒,数千里路三步一跪,五体投地,风雨无阻,即使前方遍布荆棘和砾石,依旧毫无畏惧。

“难道他也是佛教徒?”李春疑惑道。

张鲁一摇摇头,佛教没有穿白袍的习惯,这种装扮更多地应该符合波斯宗教的穿戴。他突然想起一句话“能够激灵魂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但对于这句话他只能认同一半,在他看来真正伟大的是那些为信仰执着着的虔诚的人。

李春也不再说话,他理解信仰的力量。他没有那些信徒的信仰,自然也不能与他们一起感同身受,只不过他相信有些东西是共通的,人总是会为一些东西而执着,比如他李春心里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信念,或许也可以合并同类项后约等于信仰吧。

白袍子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出现受到任何打扰,依旧自顾自地跪拜前行,而张鲁一一行人也不约而同地选择静静地跟在白袍子的身后。沙漠里呼啸而过的风渐渐止了,白袍子粗重的喘息声交替着铜盆着地的声响,在空旷的戈壁里显得更加清晰。

王老蔫手搭凉棚望了下天,日头已经升到了中天,气温显着升高。可是因为白袍子跪拜极耗时间,按这个度估计日头最毒的时候未必能及时找到庇荫的地方,他特意再次提醒张鲁一他们注意时间。张鲁一自然明白王老蔫的意思,对于一个朝圣者而言,无论是转山还是朝拜都是神圣的,即使死在路上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圆满,所以他们并不能对此过多干涉,哪怕是出于善意也不行。于是张鲁一决定不再跟随,加快度,尽快赶到那座白袍子心里的“圣山”好做休整。

之后的路程并不算远,只是高温迅消耗了他们的体力,等他们赶到山前,早已经是筋疲力尽,饥渴交加,如果不是王老蔫拦着,估计这帮人这一会儿就把带着的淡水全灌进肚子了。

眼前的山也就一百来米的样子,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称为山,最多也就算是个土丘陵。远看时觉得高,或许只是光线折射的缘故。这里的沙质与周围沙漠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干燥却硬实,丘陵四周还有些枯萎胡杨和沙柳,古河道正好绕着丘陵转了一圈,想必这丘陵也曾经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

在丘陵与古河道之间,张鲁一和李春现了庙宇遗址,经过千年只剩下夯土地基和一些柱洞。在地基周围他们现了与之前一模一样的瓦当残片,基本断定这就是一座拜火教神殿遗址,但从地基的面积和残留的装饰来看,这座神殿曾经也是极其宏伟,极尽奢华。张鲁一感慨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骚客剑士终究敌不过湮灭成尘的命运。张鲁一觉得这座遗址损毁严重,考古价值不大,就算后期要进行费时费力的遗址掘,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所以张鲁一只是拿了笔记本习惯性地写了些考察记录,没再探究什么。

丘陵的半山腰绕着山顶围了一圈夯土墙,大约两人来高,因为没有城垛和马面,张鲁一很确信地排除了城墙的可能性,最多也就是个遮蔽隐私的围墙而已。夯土墙的质量极好,除了表面有些风蚀的痕迹,保留得极其完整,也让他们在日上三竿的时候有了蔽日的地方。

张鲁一躲在围墙的影子里喝了口水,远远地能够白袍子的身影在踉跄蠕动,又看了看山脚下神庙遗址,忽然想到了什么。他立刻顺着围墙绕起圈子,果不其然现围墙一圈并没有合拢,而是形成不完全的螺旋形结构,两端的围墙在某个地方相互交错构成一个长长的通道,走过通道张鲁一走入了围墙内部。

围墙里是相对空旷的广场,里面依旧有两圈围墙将广场隔成了三个部分,每个空间张鲁一都看到了空石棺。围墙内部是由大块的碎石堆砌拼接而成,有很多碎石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的夯土围墙的灰黄土质。围墙最里面空间两侧静静地停放着两个没有盖的巨大石棺,里面也是空空如也。石棺边上有石制香炉,里面还残留着一些香木焚烧后残留的木炭。石棺和石炉的材质类似玄武岩,不太像是本地的石头。广场的中心点是一个不大的浅井,浅井的中心有个类似下水道的空洞,浅井内并没有什么焚烧过的痕迹,但在里面张鲁一还是现了一些类似人骨的残渣。

虽然张鲁一的专长并不在西域考古和宗教研究方面,但根据所见到的线索,他还是基本确认这应该就是古代拜火教的宿命之地“寂静之塔”。据说古拜火教崇拜火,水和大地,如果采取火葬,水葬抑或土葬都会因为尸体的肮脏而将那些圣物污染,唯独铁制和石制的东西可以隔绝污染。所以在拜火教的葬式就选择了将尸体安置在无盖的石棺里,等待兀鹫这些食腐的猛禽啄食掉皮肉,即所谓的“天葬”。等待完全白骨化后,家人取回放入纳骨瓮进行埋葬。有些尸骨就被直接安置在浅井里等待日晒雨淋,最后化为齑粉飘散在风中或者随着雨水逐波而逝。肉体的湮灭增强了灵魂的强大,死者的灵魂将在大天使引导接受最后的审判,进入天堂或者地狱。

一阵炙热的沙漠风穿过围墙的间隙袭向张鲁一的后背,出犹如厉鬼般的嘶吼,让张鲁一忍不住回头去看,只觉得眼前一花。在他昏厥之前,他似乎看到了一双闪闪光的东西,那是什么?难道是大天使的眼睛?

喜欢考古簋迹请大家收藏考古簋迹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我不想行善 我并不想当英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