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崇祯:大明中兴之君 > 第六十二章 黄台吉的信

第六十二章 黄台吉的信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长生:箱子里的修仙世界 幻星繁天 从超神开始到诸天万界的剑仙 鬼灭开局一杠枪 归逆天 仙道殊途 天一大帝尊 修仙除魔的世界里做阎王 从凡人开始修习魔功 修仙,我捡到一颗小世界 叁笙界 我,开挂飞升! 凡人之剑仙 我在神诡大明肝经验 来自无有之间,追寻遗失过往 万时之秋 通灵术拯救世界 重生之不打工修仙 玩个游戏而已,怎么成真了 云山默行

朱由检笑了笑,说起来,他也是之前和徐光启聊了之后才现自己实在孤陋寡闻,这温室哪里就一定要塑料大棚?

古时候最远追溯到西汉就已经有温室种植反季蔬菜的成例了,反而是塑料大棚是由于成本低廉才普及。

而像他这种正儿八经的皇帝,想要搞个温室最简单不过了,西汉用的是蕴火,也就是没有明火的升温方式,而到了西魏,甚至诞生了地窖燃火升温的方法进行冬季反季节蔬菜种植,唐代更是直接用“温泉水”。

所以说,他刚开始一味追求所谓塑料大棚,反倒是真给徐光启起了难题,最后还是徐光启了解了目的,然后从目的出,提出了玻璃透光外加升温的方式解决了他的痛点并且对他科普了温室由来已久。

这也让朱由检十分汗颜自己的甲方行为。

而顺着话题,朱由检也开始问起番物的推广情况。

徐光启道“自陛下的番物一体纳粮推行,各地也逐渐尝试种植番物,像松江府、北直隶、陕西陕北这些大旱之地,都推行的较为成功,其余地方的百姓倒还是更愿意种植稻米粮麦。”

朱由检点点头,那些推行政策好的地区,都不是百姓们自愿去改种番物的。

要么是改革州府像松江府,大多数的田地都是原来地主老爷,然后州府把地分给原先没地的佃户或者南下就食的流民要求他们种的番物。

要么就像北地这类旱地,逢大旱,想种粮食也种不了,恰逢朝廷推广耐旱的番物,便试着种种,再要么,就是陕北陕西这类两年大旱的地方,地里庄稼早已经旱死,无粮可收,朝廷赈灾连带着番物种子让他们种,他们才会去试着种。

人是有舒适圈的,尤其是对于百姓赖以生存的粮食,早已经根深牢固,如果没有长年累月的目睹番物的稳定和产量,老百姓是不会轻易涉险。

“慢慢来吧,番物的唯一好处就是耐旱,多在受灾地推广,早前朕看到了周延儒呈上来的奏疏,说是灾地多有奸商哄抬粮价,百姓苦不堪言,被逼着卖地,这也是亘古难题,天灾夺粮,人祸夺命,奸商兼并,如今大明人口渐重,兼并之风却难以遏止,所以番物推广乃重中之重,总不能老逼着朕行松江府之事。”

徐光启肃然道“臣谨记。”

范景文亦放下红薯,肃然出列道“内阁早先有陈条,乃是灾地行禁物价涨跌之事追究地方官员,应正式推广,令地方严查哄抬。”

“也不仅于哄抬物价,抑制灾时物价的条例亘古有之,却仍禁不绝,这样吧,内阁将陈条改一改,凡灾时各面俱到,拟出一份灾时紧急条例正式颁布,凡受灾之地,地方官员勿用请示,允其迅严查,重惩尽罚,以平粜卖。”

这是稳定灾区的应有之理,几位内阁重臣没有犹豫纷纷出列遵旨。

结束了这顿凉亭君臣的焖红薯大餐,朱由检回到了皇极殿。

手上是兵部联合军机处上呈的汰裁冗兵的情况奏疏。

看着奏疏,朱由检叹了口气,情况不乐观啊。

总的来说,还是兵额太多了。

不是多,是多到恐怖的那种。

不算整个九边,单算陕西的三边四镇边军数量就多达四十万人,再加上诸卫所的卫兵,单是陕西省加上陕西都指挥使司的兵额数量就高达六十万人。

这还只是一省供给之兵,如果加上其他省都指挥使司、边镇,明军账面上就已经高达百万,就按这个数额钱,个几年饷,大明怕就自己崩溃了。

更不用说其中冒饷虚额有多恐怖,所以户部和兵部压根不认,也不起这么高的军饷,于是便使用各种方式甚至削减军粮饷银,结果也很显着,那就是导致军纪变差、战斗力直接断崖下降。

所以裁汰冗兵打击冒饷是势在必行,不能再稀里糊涂下去。

而这,也正是内阁和朱由检派出孙承宗的原因。

朱由检又叹了口气,这大明朝可半点不轻松,裁汰的人也要吃饭,能去哪?这就是为什么展经济,经济展了,各地缺工人口就会变大,一切都像是一个环,环环相扣。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江湖奇缘曲 秦谍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三叩法门 诡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