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追加一句:“你觉得,我朱元璋,会令他们失望否?”
察觉到陛下注视的目光,徐达连忙单膝下跪,高声禀道:
"陛下尽管安心,臣必定不辜负您的重托,也决不让您辜负了百姓的期望!"
望着眼前表情坚毅的徐达,朱元璋沉默良久。
君臣两人,一个跪着,一个站着。
徐达目光坚定,朱元璋则面无表情。
许久之后,朱元璋拍了拍徐达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朕信得过你,天德。
你从未让朕失望。
朕就在应天城中、长江之畔等着你率领大军凯旋而归的那天。
到那时,朕让皇长孙为你牵马可好?"
一听此话,徐达顿时满脸惊喜。
能被陛下称为大孙子的人只有一个,那便是天策侯朱英。
这位朱英不仅是朝廷首富、皇家专属商户,更重要的是,他是太祖洪武皇帝的嫡亲长孙。
以现在朱元璋对他的疼爱程度来看,未来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日后朱英便是大明储君。
徐达回忆,过去自己北征胜利归来时,朱元璋曾让老四朱棣为他牵马。
但这并不算什么殊荣,毕竟朱棣是自己的女婿,女婿为岳父牵马再正常不过。
但若是此次东征高丽班师回朝,能让朱英亲自为他牵马,那就完全不同了。
这意味着当今圣上认可了他为大明立下的赫赫战功,也预示着未来的皇帝朱英对他同样予以承认。
想到将得到两代帝王的认可,徐达这位战功卓著的魏国公也不禁心潮澎湃。
他郑重地举起右拳,狠狠地敲在胸前的护心镜上:"此战,臣定当全力以赴!"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出征吧。
"
"臣告退!"徐达双膝跪地叩首后起身,迈步踏上船板。
挥手令下:
"起锚!"
号令迅速传递到每艘战船,江面上喊声震天。
随着船帆升起,舰队缓缓离开江岸,在春风吹拂下顺着长江向下游进发。
虽然表面看来行进缓慢,但实际上很快舰队便消失在天际线尽头。
然而岸边送行的百姓们仍久久不肯离去,哭声回荡江畔。
他们知道,那些战船上载着他们的儿子、丈夫和亲人。
虽然愿意支持家人保家卫国,可想到可能永别,又怎能不悲从中来?
不仅如此,诸多家庭之中,很可能是父子或夫妻一同前往战场。
留下的则是独力支撑家计的妻子,她需照料年迈的父母以及年幼的子女。
倘若他们在战场上稍有意外,结局实在令人不忍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