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可提高商税,也能减少过路抢劫。
一系列条款自京城颁出,初看颇为繁琐,却把一众西域使者唬得五体投地。
“有理有据,条分缕析,看不出一丝破绽。”
他们不得不服。
这位“大盛商鞅”,简直天生的枭雄之才,不只懂变法,还懂贸易之术。
随着西域商路初步打通,大盛国内的市场逐渐活跃起来。
灵巧的商家搬来足够多的皮毛、良马,运往中原诸州出售。
而大盛这边,也源源不断地倾销铁器、粮食、丝绸,赚取可观的差价。
国库银两增长不说,还让不少豪强重新看到新秩序下的利益。
正当西域贸易初见成效,朝堂上下还沉浸在“商路新政”的欣喜中时,东南沿海却传来噩耗。
“倭寇劫掠临海州,洗劫渔村,一夜之间村民尸横遍野。”
紧急战报连番送到京城。
众臣纷纷请陛下严惩倭国。
“这群海盗与倭国勾结,早已不是一天两天,实在不能再纵容。”
“倭人已视我大盛海域如无人之地,若不迅速回击,恐更多沿岸州县不保。”
一时之间,朝堂群情激愤。
事实上,倭国使团的种种小动作,大盛皆看在眼里。
只不过先前沈明渊忙于边疆开发,无暇南顾。
可倭国这回出手未免太狠,简直不留余地。
有人出于私心,认为该暂时安抚,毕竟海战所需军费与技术皆是巨大负担。
但更多大臣觉得,越拖只会让倭国日渐嚣张。
“陛下,是否调兵开战?”
赵云闻讯,也忍不住在御前抱拳请命。
他说自己乃武将,愿意带兵沿海巡防,却也不擅水战。
若贸然出海,只怕力有不逮。
此言一出,让众人都露出难色。
毕竟大盛朝自古尚陆轻海,没多少实质的水师积淀。
即便国内也有一支水军,但规模小、建制混乱,实在难抗对方的海上来袭。
更别说倭国海况诡谲,海盗横行,若双腿踏不稳海浪,再多优秀的骑兵也无济于事。
当此之际,沈明渊没有慌乱。
他静静翻动着系统召唤列表,心中已有计。
【郑和】
【所需暴君点:5000】
【备注:通晓大航海、造船、组建水师方向】
这位足以改变航路格局的伟大航海家,正是自己此刻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