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新水师进入最后调试阶段之际,倭寇海盗再次来犯。
他们在东海岸线掀起血腥风浪,企图打大盛一个措手不及。
哪知迎接他们的,却不再是昔日那支落后的岸防,而是一支迅捷无比的崭新舰队——郑和水师!
凌晨时分,海平面云雾弥漫。
倭国海盗几十条轻快船正摸黑逼近大盛渔港,阵势浩大。
然而当他们才蹚入港湾,就见对面黑暗之中火把骤亮。
“轰!”
弧形航道里早已埋伏的大盛战船齐齐发炮,火光冲天。
炮声如晴天霹雳,弹丸穿透木质船身,炸裂出漫天碎片。
霎时间,倭舟被打得乱作一团,惨叫遍野。
待海盗反应过来,想要掉头逃跑,却发现两侧礁石上也闪出密集的弓弩手和抛石车,一起朝海面上泼洒水火封锁。
砰砰之声不断,活动船只被轮番打沉。
“撤!快撤!”
海盗首领眼见形势不对,忙不迭下令,其中几艘船想抢先一步突出重围。
却没想到郑和水师提前派出快船堵截,刀弩齐发,钩索缠住逃船,瞬间白刃闪过,船板上血流一片。
大盛水师战意正盛,压根不给敌方半分喘息。
激战至拂晓,倭国海盗连同他们雇来的私掠者几乎全军覆灭。
余下小股人等四散而逃,丢盔弃甲。
这是郑和率船队首次实战,气势如虹,战果惊人。
临港海面漂浮满倭舟残骸,那些曾经为祸多年的海贼终尝血腥恶果。
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振奋。
而倭国本土得到风声,却嗤之以鼻,嘴硬地宣称:“不过是海贼败亡,与倭国无关。”
并不愿承认大盛水师的战力。
同时,倭国朝堂内部有激进派势力,叫嚣要“制霸海上”,扬言要派更强舰队南下反击。
于是,大战终究在海面拉开更高潮的帷幕。
第三次海战爆发于广陵湾外。
倭国真正的武士军舰开来,挂着他们独特的家纹旗帜,气势凶勐,誓要雪耻。
郑和没有退。
他将水师主力集结于狭窄航道前方,先用炮火逼其分散,又在后方设下舰阵,把对方引导至浅滩暗礁之区。
转瞬之间,潮汐上涨,倭船受困于地形,调头不便。
大盛各舰长驱直入,炮火连珠,短短一炷香功夫就狂轰滥炸了数十艘倭船。
接着便是百舷齐冲,由赵云率领的一支水军突击小组登船白刃厮杀。
海浪翻滚中,刀光血影,倭兵的号叫被浪潮吞没。
整整三日三夜,广陵湾海域都被这场激战的硝烟笼罩。
最终,倭舰队被摧毁过半,余者仓皇退逃。
郑和水师乘胜追击,再一次将敌人打得溃不成军。
倭国自认为力量强大的海军,在这连番惨败后,终于不得不服软。
他们派紧急使节递交文书,愿意“削减兵船,自付赔偿,不再庇护海盗”,以换取和局。
这可谓对大盛的彻底低头。
沈明渊并不打算赶尽杀绝,这时提出更苛刻的一些附加条件。
包括开放港口给大盛商人,遣出人质,按约赔银等等。
倭国也只得一一答应。
随着对方正式求和,朝堂上下欢欣鼓舞。
战事结束后,系统随之传出冷漠的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达成“海上霸权”】
【奖励暴君点+1500】
北疆扩张,东海平乱。
胜利带来威望,也带来不小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