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 第三百一十三章 防民之口

第三百一十三章 防民之口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玄云国传奇 官二代变成了杀手 洪荒:收徒云霄,签到鸿蒙量天尺 宇环清舟 风雨悠哉 张家铺子 无名谱 传承医道,我在乡下搞义诊 我以修复秘术苟长生 九鬼纪,我即为外神共主 洪荒:我,通天教主,绝不出关 上河墟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洪荒:吾,十三祖巫,洪荒一霸 一步登阁 浩然传 制怒 仙道难觅 一个三年网文作者的自述 七剑破仙门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间的声音就像长江黄河中奔涌的江水,有时候一心堵塞反而会导致洪灾,因此治水只能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

“陛下的意思是堵不如疏?”

张居正神情一肃,这行家出手就是不同凡响,朱翊钧这番后世治国术与先贤之言的融合当时就把他镇住了。

朱翊钧不禁微微一笑,在这个位面,他即将亲手开启那个潘多拉的魔盒。

“圣人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众就像不懂事的孩子,他们只知道一味地追求所谓真相,朝廷负有将他们引向正途的责任。”

“有时候真相是有害而无益的,这时候,身为父母官的朝廷就应当把他们的视线引导到有益的方向上去,这个过程并不需要暴力和谎言,只要一点点的隐瞒和宣传。”

看看后世的某级大国就知道了,语言从来都不是真相的载体,它只是观点的奴隶,只要换一个说法、加一个滤镜,那观众就会得到截然相反的信息。

何必撒谎呢?那样还有被拆穿的风险,暴力禁言甚至会招来更大的反弹。

说出事实、但不说全部的事实,张居正身为传统儒家精英官僚的代表,这块他熟得很。

“陛下的意思是......不抓捕、不封禁,而是要扰乱其视听?”

张居正颇感惊讶、眼神中带着显而易见的迷茫,这个时代的朝廷还没有意识到,纸质传媒的普及到底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在电视、互联网出现之前,纸媒几乎整整统治了世界传媒行业数百年之久,报纸作为其主要形式具备着极大的潜力,如果运用得当,成熟的纸媒体系会将大明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而朱翊钧虽然来自那个比纸媒更加先进的时代,但他对纸媒要如何运作可谓是一窍不通,对于如何以国家力量在这个时代运作纸媒更就是两眼一抹黑,只好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文官们。

迫切需要维护自己名声的张居正就是最好的人选,他足够有能力、足够有势力、极为了解大明传统官僚体系的运作方式,最妙的是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也不会有什么私心。

看着眼前这个完美的免费劳动力,朱翊钧脸上的笑容越温和。

“引导而不是强制、欺瞒而不是禁言,如果朝廷能将七成甚至更多的声渠道纳入管制,那就能让任何声音成为主流,让任何不想听到的声音自然而然地被淹没。”

早说啊,这块儿我熟啊!

张居正听到这里心中大定,他还以为朱翊钧又要说点什么宏大、可怕到不切实际的伟大构想,闹了半天、原来只是让他干文官的老本行啊!

与之前几乎所有中原王朝都不同,大明的皇权膨胀程度仅次于带清。

象征着臣权巅峰的宰相一职被撤除,大明文官的顶点是内阁辅,而内阁的本质只是负责为皇帝提供建议的秘书机构,本身没有任何实际权力。

因此内阁的权力再膨胀也是臣权,皇帝不给许可、内阁就做不成任何事,如果朱翊钧现在已经亲政、而且头上没有太后压着,那张居正又算什么?一张二指宽的条子就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明的文官们在二百年间逐渐摸索出一套驯服皇权的完整流程。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缩短皇帝本人获取信息的渠道,让他不清楚天下到底在生什么,这样就只能把权力下放到内阁手中。

现在无非是把忽悠皇上那一套稍作修改、拿去糊弄老百姓罢了,这百姓还能比皇帝难糊弄?看来随便从吏部抽几个老吏就行了。

“臣明白了......所以此计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朝廷要出、足够大的、彻底压倒那些宵小的声量?具体来说应该怎么做呢?”

总算开口问了,就在这儿等着你呢!

见张居正果然如自己预想中那般诚恳问,朱翊钧忍不住露出狼外婆般的灿烂微笑。

想要说服张居正是很困难的,传统的儒家精英官僚是信奉“利不什,不变法”的,他们最厌恶改变,对任何改革都抱有极大的恶意和谨慎,最大的希望就是抱着眼下这套制度老死。

张居正比他们稍好一些、但也好得有限,说服他按着朱翊钧自己、一个现代人的思路去改革是极其困难的,而且还有被掺杂私货的风险。

不过你自己问起来可就不一样了,朕只要提供一个解题的思路、张居正自己就会顺着杆子爬上去,而且会心甘情愿地卖命干活。

“先生以为邸报如何?”

西汉时期郡县制刚刚在天下实行不久,为了对抗地方上的分裂主义、加强长安与各郡县之间的联系,朝廷特地在长安为各郡县的使者空出了许多住处。

这些使者的任务就是收集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政治情报,

然后将这些情报汇总精简后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当时逐渐完善的驿道送到各郡长官的桌案上。

由于当时这些使者在长安的住处被称为“邸”,因此这些情报也被称作“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稳定行的报纸,自西汉一代代传到了大明,张居正自己平时也没有少看。

“既然有专供官员阅览的邸报,为什么就不能再行一部分面向普罗大众的邸报呢?主动向外公布朝廷在做什么还能把话语权捏在自己手里,要是让百姓自己去猜、甚至让小人散布谣言可就麻烦了。”

“确实,那样的话他们就有可能猜对了。”

张居正立刻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让外界知道朝廷到底在做什么......真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朝廷每年的事务可以大致分成这么几种两成是没有任何营养的照本宣科,两成是针对外敌的阴谋诡计,两成是正经的治国安民,半成是党派间的利益交换,半成是准备动的政变或阴谋。

剩下三成连文官们自己都说不清到底是什么,这就像是阎王爷手里的生死簿,孙悟空涂一涂、崔判官给李世民改一改、阎罗们再照顾一下自己的子孙后代。

生死簿某些部分二百年下来早就变成了一笔级烂账,只是在靠着强大的惯性勉强运行,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也没人敢提出重修一本,大家就等着孙悟空什么时候再过来把这破玩意给撕了。

喜欢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请大家收藏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穿越初唐从造反开始 我是关陇老秦人 诸天之最强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