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项圈”套在清冷杀神脖子上 > 第3章 番外三 月光男主前世推荐(第6页)

第3章 番外三 月光男主前世推荐(第6页)

他换了身崭新衣衫,将那只素瓷坛一点点仔细拭净,放在碑前的土坑中。

待一起做完,苏戮从拔出腰间长剑,正要对准胸口刺下,只听一道苍老的声音从身後传来:“年轻人,就这麽死了,岂不可惜?”

苏戮握剑的手一顿,压下心中诧异回头看去。

他自问一身功力世间少有可匹敌者,可这老和尚何时到的他身後,他竟无丝毫察觉。

他不动声色:“世间再无我留恋之物,为何不能死?”

“那她呢?”

老和尚看了眼和素瓷坛放在一处的《九章治国策》,“这个她所爱的世间,你不替她守着?”

那九策是谢郁棠的私物,生前除了蔺檀并未给他人看过,死後苏戮一直贴身收藏,亦未假他人之手,这老和尚怎会知道?听话音,还知晓其内容。

苏戮定定看了老和尚半晌:“你是何人?”

“我是何人不重要,但施主气宇恢宏,这般死了委实可惜。何不承其遗志,治山河以仁政,还天下以太平?也许,施主也能为她求得往生之法。”

往生之法?

苏戮眉目一凝,正欲上前追问,可和尚方才站的柳树底下却已空无一人,只一道声音自虚空袅袅传来:“待海清河晏,百姓安居之时,施主自会知晓。”

*

宋振再见到苏戮时正在养心殿辅导小陛下经史政论,看到披霜带露静立在门前的青年,揉了揉眼,下一刻,一把将人抱了个满怀。

“太好了。”宋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全抹他身上,“我还以为你去死了。”

苏戮:“……”

从此,大兖朝堂之上,多了一位摄政王。

他以铁血手腕悍然改革,削世家,保民生,设学堂,开科举。

前几任皇帝治下,朝堂间营私舞弊,结党钻营,尸位素餐的风气为之一新,即使是葛青这样最嘴毒的谏臣也挑不出什麽毛病。

天下百姓人人称颂摄政王。

可摄政王只说,他不过是承先皇後遗志。

谢郁棠的《九章治国策》被印制成册,在学府和朝堂间广为流传,科举中的《策论》一科更是由摄政王亲自出题,考校其中内容。

一时间,谢郁棠的贤名传遍大江南北,民间甚至有人为其设祠建庙。

苏戮命人便寻老和尚下落不得,却在仙台镇的後山上找到一间古寺,他便命人将古寺重新翻修,派人长驻山下,每日往返寺中,洒扫礼拜。

北戎被屠了近半个国後终于俯首认输,贺楼巴图上表请附,愿奉大兖正朔,永为藩属。使者献上一块红翡玉石,其质莹润细腻,光滑剔透,是价值连城的美璧。

那颜色是她会喜欢的。

苏戮看到玉璧的第一眼便知道。

于是便寻天下能工巧匠,将其打磨成一枚红翡扳指。

直到有一天,他派去仙台寺的人回来,呈上一封密信,说是清晨洒扫时在供桌上看到的,寺中一夜不见有人出入,不知是谁放的这信。

後世提到这位摄政王,借道其一生雷厉风行而怀柔天下,施仁政,恤黎庶,然独一事不避史笔。

他不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建了一座地下陵寝,四壁皆是晦涩术法,陵寝完工之际,他换上那日驾车时穿的月白袖衫,捧着素瓷坛立在阵法中央,淡漠地命人将石门放下。

那石门是按墓门制式修建,一旦放下便再无法开啓。

已长成少年的皇帝扒在石门边,对他又哭又骂,最後还是被宋振劝走。

苏戮将素瓷坛放在中央的石台之上,毫不犹豫地用匕首捅进自己心口,心头血染红了他身下的玉石地板,又慢慢填满其上刻着的复杂咒文。

心口的伤并没有很深,待鲜血将要凝结时,他便再次拧动匕首。

即择月满之夜,以心头血灌满一室咒文,待七七四十九天最後一滴血尽,剜出心头肉置于坛前,阵法方成。

青年的脸上是失血过多的苍白,薄唇已然干裂起皮,面上却无半点痛楚之色,他将那枚染血的红翡扳指轻轻放在素瓷坛前,俯身低头轻吻。

长明灯在石壁上映出一轮白色的光圈。

他又看到了月亮。

明月不属于他,但确有一刻,月光照到了他身上。

-----------------------

作者有话说:*最後一句改编自网络:

“那不是我的月亮,但有一刻月光确实照在了我身上。”

-

棠棠和小苏的故事到这里就完结啦,谢谢小天使们一路相伴,我们下个故事见[粉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