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北城过风雪(高干1v1) > Chapter34(第7页)

Chapter34(第7页)

许绫不追问其中缘由,思绪飘回大一那年,再亮的繁星都不及她此刻眼中明亮,“你大一时拍的纪录片很有天赋,导师同学们都很认可你,甚至我央视的前辈也很欣赏你,说你很有才华,如果娱乐圈的路不那么顺遂,不妨回到老本行?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她顿了下,而后说:“不用再劝我进娱乐圈,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深耕一个行业已经很困难了,我要是再有当明星的心思,恐怕是分身乏术了,那些从小励志要当明星的人,他们在这条道路上所花费了多少时间精力和心血,那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熬出来的,艺考每一年筛掉多少人呢?向宁却能是艺考第一,她比我有资格当明星,我说这么多,没想教育你,只是想说,你还有别的道路可以走。”

林慕,自尊心,很重要。别被浮华迷了眼,舍弃最重要的本心。

林慕静静地听,每个字都在她脑海反复咀嚼,一时间无法轻易消化,一碟碟菜接连上齐,她却无心去看。混局数年,林慕察言观色的能力无人能及,许绫话里流露的真心她听得出,可这份心意太重,她受不起。

也许是秋风太凉,她也莫名一阵心凉,林慕不再看窗外微黄的枝桠。她安静注视着眼前面容精致的许绫,心情平和。也许此生再也没有一刻会比此刻更沉静,她们注视着彼此的眼睛,瞳孔中倒映出对方的影子,却都没有打破这场沉默,任由这寂静变得沉重,沉重到将她们眼底最后一丝情绪都吞噬。

林慕声音如凛冽的风,本该尖锐,却透着悲凉:“北京好大啊,绫绫,我太渺小了……我以为我能在这里站稳脚跟,没想过会这么难,你知道吗?我第一次住上北传宿舍的时候,我哭了……因为,这里比我住的筒子楼好多了,我家的筒子楼,阴暗,闷热,墙面都斑驳……”

许绫听着,心也被揪紧几分。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依然在说:“什刹海的风好大,大到我无论怎么去呐喊,都没有人听得到我那可怜的梦想,我不想再做明星梦了,绫绫。”

许绫理清思绪,心如止水:“刚毕业大家都很迷茫,找准目标吧,找准你感兴趣并擅长的领域,持之以恒去做,会有成效的,一天不行就一个月,一个月不行就一年,想混娱乐圈就继续坚持吧,但我想要的人生不在娱乐圈,它该在cBd里,该在北京最高的大厦里,在能够俯瞰朝阳区全貌的顶楼,我想在北京做些自己的东西,将自己的想法融入纪录片里,让更多人看到这座我生长的城市,也希望能让更多人认可,我当然也俗气,也希望纪录片能获奖。”

轮到林慕沉默。许绫一只手伸向托特包,将一份翠绿色的丝绒礼盒递给她,林慕抬眼,眼神在问“什么意思”。

“里面是条围巾,新买的没拆过,天气冷了,你穿这么少会冷。”

“绫绫,我……”林慕一双眼睛渐渐湿润,眼底蓄了一小片水。

“林慕,如果真的有难处,可以找我,没关系。”林慕哑然,不知如何应付。

见她推辞,许绫将礼盒塞到她掌心,“好啦,收下它,我还要去面试,下次见,慕慕。”

许绫第一次如此亲切地喊她。

许绫目光望向窗外,天是白的,树是青的,放眼是高楼林立,有几片玻璃幕墙在此刻点亮灯火,却依旧冰冷得不近人情。她回想起大一入学时走过的那条林荫道——时间和运气是两种磨人的东西。最初入学时,每一双眼睛都满含对世界的憧憬,可久而久之,心气也被现实渐渐磨平。

那一年肖杭大二,是新生迎新晚会上万众瞩目的学姐。她眉眼含笑地朝许绫伸手,那句自我介绍让许绫至今记忆犹新:

“我叫肖杭,杭州春水绿如蓝的杭。”

许绫那时真心觉得,肖杭是活在江南烟雨中的姑娘。

怎么会这样呢?

她曾在酒吧有过一次亲眼目睹:周身酒色气息的肖杭被男人挑起下巴,周遭音乐一瞬模糊,背景音里只剩下讥笑、嘲讽与起哄。

仿佛只是一转眼,一切都物是人非。

事在人为。肖杭混迹风月场,也许,是必然。

……

酒足饭饱,她与林慕在交叉路口道别,各自奔赴不同的领域,人生也就此迈入反方向。许绫高高仰头,步履不停地前行,林慕静静注视她身影消失在眼前,京城的风总不合时宜地刮起,林慕一片身影薄薄的,风也将它吹得飘浮,凌乱的。

或许是天世传媒的名头太响,她的脚步有些虚,仿若每一步都悬在半空,一颗心也悬了起来。

三十层的会议室里,冷气浸透丝袜。

秒针一格一格地碾过神经,她已独自等了整整一个小时。

当那扇雕花乌木门被推开第一道缝隙,冷空气与几丝冷调的光也随之钻入,许绫深深嵌进皮质沙的指尖一霎定住,她迎上来人那双与她相似的锋利眼睛——那是何其从容的目光。

许绫认得她,o1ivia——亚洲享有盛誉的传媒女皇。

o1ivia出身贫寒却天赋非凡,被誉为业界定海神针。十六岁时,她为国际电影节拍摄的先锋短片便震撼业界,二十五岁已成为好莱坞制片厂争抢的视觉总监。三十岁那年,因与资方理念不合,她拂袖而去,回国后一举创办天世传媒——自此成为业界传奇。

这场翻身仗何其精彩。

许绫少女时期便崇拜的人物,如今竟真切出现在眼前,她思绪长达数十秒停滞,而后,无比郑重地起身,恭恭敬敬地将手掌伸出半寸,心底欢欣雀跃,声线都颤抖:“您好,o1ivia女士。”

o1ivia唇角浮出一丝弧度。她独身闯荡业界多年,目睹过一夜成名,也见过无数终其一生的平庸之辈。正因年少成名,过早浸染于成人社会,她的心境在十六岁那年便被彻底重塑。如今,一切早已归于平静。

o1ivia也认得许绫——许氏财团独女。

许绫的头衔是o1ivia亲自面试的唯一理由。亚洲颇负盛名的许氏,继承人竟屈尊纡贵亲自前来求职?o1ivia甚至没收到一封来自许氏的推荐信,想靠自己赢得尊重?念及此,她眉峰微挑。

“请坐,许小姐。”

俩人面对面地平视彼此。

她面试的岗位是纪录片编导。

o1ivia象征性地递过一瓶依云,“先喝杯水吧。”

许绫礼貌地双手接过,笑说:“谢谢您。”

如此近的距离,o1ivia眼底是喜是悲,她却看不透。

o1ivia垂下眼帘,净白指尖一页一页地,轻轻翻过那份漫出油墨味的简历——无数奖项名称化作密密麻麻的字迹,每一行字都足以引以为荣。

o1ivia翻动纸张的指尖悬在半空,她话语如同单调的音符,毫无起伏:“许小姐,北传的招牌,加上央视的实习,这份简历对于应届生来说,确实很漂亮。”她抬起眼,目光里没有温度,声音平稳:“尤其是这部《胡同里的温度》,是你大三暑假在央视实习的作品,也获得了我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十佳纪录片”短片奖,镜头语言相当独特,记录了北京大杂院的人情冷暖和胡同风貌,镜头聚焦在雨后清晨树叶的第一滴水珠,在褪色的每一片砖瓦,有很多独属于你个人的想法在里面,能看出你对北京有很深的观察。”

许绫刚想开口道谢,o1ivia却话锋一转。

“但我们必须承认,央视的体系更侧重于国内宣传,有局限性。而我们公司的纪录片赛道竞争非常大,我们需要能驾驭全球性议题的成熟人才。”

她将另一份简历推到许绫面前。眼前是白纸黑字,许绫却觉得每个字都像镀了一层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