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当年离开剑气长城开始。
或许更早,早到第一次的天下共斩,早到借境十四之后,这位国师大人,就已经在落子棋盘。
联手齐静春,师兄师弟,为年轻人铺好了一条极为凶险,可走到尽头,又算是“柳暗花明”的道路。
一场观道观,善恶之分。
一场太平山,侠骨魔心。
一场老龙城,人神拔河。
一场书简湖,证道真我。
崔瀺早就知道,如果宁远的第二次北游,没有做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好事,摆在三教面前,那么迎接他的,还会是一次共斩。
齐先生亦是同理。
所以先生曾说,把一个很重的担子,放在了他的肩头。
所以这两个师兄弟,一直做的,就是暗中落子,一点点引领年轻人,走上他们布下的棋盘,分成四步,在三教眼皮子底下……
自救。
也是他救。
为何当年共斩兵解之后,在去往剑气长城北边的空间镜面路上,齐先生会说,让他的第二次远游,不用太心急,可以慢点走,多看多想?
离开藕花福地没多久,在一处无名乡野,为何崔瀺会突然现身,要宁远去追查那些蛮荒奸细?
为何在到了老龙城,郑大风的灰尘药铺,好巧不巧的,就开在了泥泞街,开在了糕点铺子隔壁?
为何第二个大骊国师,陈平安的学生崔东山,会在半道拦下神秀山渡船,扬言要让宁远绕道?
因果串联,伏线千里。
至此,水落石出。
齐先生偏袒自己的小师弟,是真,可为好友殚精竭虑的铺路护道,避免他被第二次天下共斩,同样是真。
这会儿,终于理清来龙去脉的宁远,双手藏袖,想起那位教书先生,感触极多,却又莫名。
说不太上来。
崔瀺说了句看似题外的话,“年少时分,暴得大名,基本都不会是什么好事,很容易让人拎不清楚,得意忘形。”
“许多听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其实有大学问,好比旁人随口的一两句话,可能就概括了他的一生。”
“我们听了,有没有用,不用去管他,反正听一听也不花钱,要是惹来深思,那就等于是白赚的。”
宁远拢了拢袖口,“有道理。”
崔瀺笑问道:“书简湖之行,感受如何?”
宁远答非所问,“国师大人,我这把剑,之后在你的安排下,要去往何处?”
崔瀺同样答非所问,自顾自笑道:“此次文庙议事,最大的两个结果,已经出来了。”
“浩然天下的东部三海,诸子百家各有出力,由墨家为主,划分三个辖境,最终打造三座抵御妖族的天堑关隘。”
“东海关,阿良。”
“南海关,左右。”
顿了顿,崔瀺说道:“北海暂无。”
宁远嗤笑道:“总不能我来。”
老人微笑点头,“你又不是儒家子弟,当然不需要你来承负,可是宁远,你猜猜看……”
“亚圣与文圣,这两脉,各自都出了一位十三境剑仙,剩下的北海关主,应该由谁来当?”
宁远不假思索,随口道:“礼圣一脉。”
崔瀺笑而不语。
然后年轻人就似乎想到了什么。
长久沉默。
喜欢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请大家收藏:dududu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