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就想一生追随他,不论他去哪里,不论他要我做什么,我都愿跟他走。”
“战场杀敌也好,端茶送水也罢,我都认了。”
孟清玄的声音很轻很低,所说之事好像早已不甚在意,可我听着却只觉得心酸不已。
前一世的我,也过过不少这样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孤苦无依,行尸走肉,仿佛多活在这世上一日都是个错误。
后来我真的死了,最幸运的事就是投身到元霜身上,遇见了他。
是他让我感受到从所未有的开怀,亦是他让我重拾了对生的希望。
他就是我生命中的那颗启明星,始终把我灰暗的人生照亮。
不论我身处何地,身在何方。
只要想起他,只要抬头望一望,我就能感受到无穷无尽的力量。
只要我还能念出他的名字——刘起。
只要我能在唇齿间呢喃出这两个字,我便再也无所畏惧。
我想这世上没有人会比我更能体会孟清玄当时的心情,他所思所想的一切,也是曾经的我所思所想过的。
不仅是我,还有沈净山和姝婉、南水,甚至是夸父。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一心只忠于他。
因为只有他,才有这样巨大的能量。
我淡淡道:“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孟清玄幽幽道:“后来我随大将军去了浔阳,我和南水一路照应他,片刻不敢马虎,终于才在春末到了浔阳。”
那会儿,浔阳正是平东王刘襄的地盘,刘襄是刘起父亲刘陆的堂兄弟,本与刘陆同在建康长大,南宋内乱后,刘陆逃去了洛京,刘襄则被封到了浔阳。
刘起落难,第一时间想到去浔阳投靠与父亲有过故交的叔父,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平东王刘襄却不简单,新任南宋主虽是他的亲侄,却一直忌惮着他在浔阳的势力,并日日派人监视着他,后来更发展成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取了他的性命。
刘襄从来就不是坐以待毙的那种人,与其每日如同走钢索般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错就要人头落地,倒不如起兵倒戈,自立朝廷。
刘起便是在这个机缘下投入了平东王刘襄的势力范围下,光明正大地成为了建康朝廷眼中的一名叛臣贼子。
先是投诚大魏,尚魏公主成了大魏的驸马,后又投军浔阳,在异地封而为王。
在建康朝廷的看来,恐怕没有比要了刘起的命更重要的事了。
在大魏,胡氏太后对他恨之入骨。
在南宋,建康朝廷亦是对他喊打喊杀。
他从没做错过什么,却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孟清玄继续道:“有次我们遭敌军围困深山,派去请求援军的先锋也没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