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丹青睁眼愣看了唐婧片刻。
任是她老练世故,乍听到唐婧问自己喜欢张恪什么也吓的魂飞魄散。
待看到唐婧的目光似粘在张恪身上的没有注意的自己的失态。
才意识到这只是她跟人说话的方式而已。
大概旁边坐个男的。
她也会问他喜欢张恪什么的。
准确的说。
应该是问他们这些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堪称精英的人为什么心甘情愿的聚集在锦湖的旗下。
“我能喜欢他什么?”翟丹青掩饰掉内心的波澜。轻笑道。“这年头找一个给我开这么高工资的老板可不容易啊……”
唐婧听翟丹青说。
侧过头来嘻嘻一笑。
说道:“这家伙肥的冒油。看他整天游手好闲的。事情都让你们帮着做掉了。可不能都便宜了他一个人。”
翟丹青心里却在想唐婧对张恪的情感还是带着些崇拜的因素。
在两人的关系上就下意识的降低了自己的地位。
想想晚晴、许思,大概都是不敢奢望拥有这家伙完整情感的。
她又在想:唐婧知不知道晚晴的存在?
不过她心里也是有些心虚。
……………………
张亚平给张恪的一番话说的心绪激荡,一时理不出什么头绪来回应张的问题。做一番事业是需要激情的,不然如何能在职业生涯有更大的突破?
对一直来都是锦湖的老朋友。
张恪也无需跟张亚平细说锦湖的现状。
也没有必要跟他兜多大的圈子再转到正题上。
径直的说道:“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爱达下面应该说是各个部门的成长都很迅。我们已经在低中端ip1ayer产品上实现元器件自产化率8o%。这目标同样会很快在手机及其他产品上业务上实现。在吸收消化及创新技术方面都取很大的进步。我对爱达上下的工作没有丝毫的不满。即使有不足。那也是因为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中晶微芯也只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功投产了。大家都对良品率感到不甚满意。刚投产良品率就能达到27%。我本人很满意了。国内的基础很弱。需要给中晶微芯一个提高的过程。爱达这边。生产技术与条件。我们要差一些。招聘的工人要成为熟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工厂只有苛刻的控制出厂产品的质量才能维护爱达品牌的形象。因此良品率相比较海外企业也稍差一些。生产效率也要差一些。我本人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倒是老陈、老苏他们常常自我检讨说要在精细化生产上下更大的工夫。要最大限度的降低质量事故提高生产效率。为此提出‘精准制造’计划。要组织一个团队实施这个计划。对爱达现有的所有工序都进行精细化规范——他们都称赞你是中国电子制造管理的第一人。说你是组织并领导这个团队的最合适人选;另外。爱达还将计划组建元器件部门以加强对旗下元器件生产销售业务的管理。我也希望你能够过来一并领导这个部门……”
张亚平与飞利浦的合约即将到期了。
飞利浦也希望他能够继续留任在飞利浦。
除了元器件部大中华区总裁的职位之外。
还加了元器件部高级副总裁的筹码。
毕竟张亚平为飞利浦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展立下汗马功劳。
而他本人也正值年富力强;国内也有多家大型电子企业缴请他担任总裁或席执行官。
但是这几年来国内电子业唯有锦湖的事业最让人心激扬。
而且长期以来的接触。
张亚平对锦湖有很深刻的了解。
知道锦湖的优势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与陈信生、苏津东、丁槐、鲁庆生等人的私谊也相当不错。
张亚平内心深处是渴望加入锦湖的。但是这需要锦湖提出来。并安排出他能够施展拳脚挥才能的空间来。
九五年年底到九六年年初。
国内碟机业务受到机芯供应量的制约。
手握飞利浦上海工厂大权的张亚平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当时碟机企业在市场上能占到的份额。
当时他做决策的依据。
就是看哪家碟机企业的管理更完善更有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