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与德尔法西的晚餐。
中晶微芯的总裁柳志成也从建邺乘飞机专程飞香港来参加。
再加上德仪前中国区总裁陈信生。
还有就是德仪中国区现任总裁周正青。
包厢里就五个人。
清静雅致。
适于交谈。
唐婧与翟丹青去逛香港夜晚的街市了。
“第一杯酒要为中晶微芯的成功举杯……”德尔法西与陈信生相识十多年。
与柳志成也早就认识。
与张恪也不生分。
在包厢里。
倒没有在有人在场时的神情严肃。
德乐法西的中文很出色。在餐桌上大家都遂他的意拿中文聊谈。
中晶微芯的o。35微米制程试产成功。
对国内的电产业来说。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试生产的芯片良品率与国际新建晶圆厂相比。
并不差多少。
要说今晚的第一杯酒。
的确要这举起。
张恪看了一眼柳志成。锦湖与德仪同为中晶微芯的主要股东。只不是锦湖间接控股了中晶微芯罢了。德尔法西这话倒是要柳志成来应。
“我刚到香港就听说这次电子展上。德仪展示o。13微米制程工艺的成熟产品。”柳志成问道。
“那德仪应该很快就将会该制程工艺用于生产了吧?”
“以中国的春节计算。应该是安排在年后……”德尔法西据实相告。明天的新闻会上要是有记者提及这个问题。他也会据实回答。
“我没有听说德仪有新增工厂的计划。新技术产品的订单增加。不再扩张工厂规模的德仪是否还会依惯例将低技术水平的产品订单交给其他厂商代工?”柳志成问道。
德仪的技术水来。
对中晶微芯来说。
则是更先进的技术。
“这个还真难以回答。毕竟当前采取新工艺的芯片产品不多……”德尔法西打了马虎眼将问题晃过去。
德仪早就部分淘汰o。35微米制程芯片产品的生产。
长期以来。
台积电世联电子都是德仪相关产品的代工厂商。
陈信生长期担任德仪中国区总裁。
也很清楚德仪的传统:接下来德仪就会逐渐的将o。25微米产品交给别的工厂代工。
也就意味着对德仪下属的工厂来说。
将不用再考虑o。25微米制程工艺水平上的竞争了——中晶微芯从德仪获o。25微米制程技术也就有了些可能。
再说德仪还是中晶微芯的主要股东之一。
中晶微芯刚试产成功。
就要盯上更先进的制程技术。
在别人眼里。
也许会觉的有些急躁了。
柳志成心里却无法忘记这样的事实:o。35微米到o13微米。
中间还隔了整整两代的技术鸿沟、整整十年的差距。
哪容他慢慢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