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院正房外,一群女眷正哭作一团。一位中年妇人见陆昭阳进来,立刻扑上前,泪流满面:"陆先生,求您救救我家老爷!"她声音嘶哑,显然是哭了许久。
陆昭阳扶住她,声音温和却坚定:"夫人别急,我先看看祝老爷。"她手指轻轻拍了拍祝夫人的手背,带着安抚的力量。
屋内,祝老爷仰卧在床榻上,面色青紫,双目紧闭,嘴角歪斜,呼吸急促。陆昭阳上前,指尖搭上他的手腕,凝神诊脉。屋内众人屏息凝神,连哭声都止住了,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打破沉寂。
片刻后,陆昭阳收回手,从药囊中取出银针包,对身旁的丫鬟道:"取热水和干净布巾来。"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丫鬟连忙去准备。陆昭阳又看向祝夫人:"祝老爷是中风闭证,气血上逆,阻塞经络。我现在要施针,需安静。"
祝夫人连连点头,挥手示意众人退后。她自己也退到一旁,用手帕捂着嘴,眼中含泪地看着。
陆昭阳取出一根细长的银针,在烛火上快一灼,随后精准地刺入祝老爷的人中穴。针尖轻捻,祝老爷的眉头微微一皱,但仍旧昏迷不醒。她又取数针,分别刺入百会、合谷、太冲等穴位,手指稳如磐石,每一针都恰到好处。
许延年站在一旁,目光始终落在她身上,见她额角渗出细汗,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悄悄递上一方素帕,陆昭阳接过,轻轻拭了拭额角,又继续专注施针。
约莫一盏茶的工夫,祝老爷的呼吸渐渐平稳,青紫的面色也缓和了些。陆昭阳收针,又从药囊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褐色药丸,递给祝夫人:"用温水化开,慢慢喂下去。"她声音里带着疲惫,却依然温和。
祝夫人连忙照做,小心翼翼地扶起丈夫,将药水一点点喂入他口中。陆昭阳净了手,对祝夫人道:"暂时稳住了,但祝老爷气血瘀滞,需服药调理。我开个方子,你们去抓药。"
祝夫人感激涕零,连连道谢:"陆先生大恩大德,祝家没齿难忘!"她说着又要跪下,被陆昭阳扶住。
陆昭阳摇头:"医者本分。"她走到桌边,提笔写下方子,字迹工整清晰,笔锋却带着几分凌厉,与她温婉的外表不甚相符。
许延年站在她身侧,低声道:"累吗?"声音里是掩不住的心疼。
陆昭阳轻轻摇头,将方子交给祝府管家,又叮嘱了几句煎药的注意事项。待一切安排妥当,她才稍稍松了口气,指尖无意识地揉着太阳穴。
祝夫人命人奉上茶点,又取出一包银子,恭敬地递给陆昭阳:"陆先生,这是诊金,请您务必收下。"
陆昭阳推辞:"不必如此多。"
祝夫人坚持:"您救了老爷的命,这点心意算什么?若您不收,我们心中难安。"她眼中含泪,声音哽咽。
许延年看了陆昭阳一眼,见她神色淡淡,便开口道:"祝夫人盛情,昭阳便收下吧,日后祝老爷还需调理,这些就当药资。"他声音沉稳。
离开祝府时,已是晌午,春风和煦。长安城的街道上,行人渐多,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
许延年侧眸看她:"饿不饿?"声音比春风还要温柔。
陆昭阳摇头:"不饿。"她抬眼看他,阳光在她眼中映出琥珀色。
他唇角微扬:"你治病的模样,很好看。"声音低沉,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骄傲。
她脚步一顿,抬眸看他。许延年平日里冷峻寡言,唯独对她,总是不吝言辞。她抿了抿唇,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却没接话,只是耳尖悄悄染上了一抹绯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理寺还有事,我得先回去。"他低声道,"晚些再来找你。"声音里带着不舍。
陆昭阳点头:"好。"简单的一个字,却藏着无限温柔。
许延年深深看她一眼,这才转身离去。他挺拔的背影在人群中格外醒目,直到消失在街角,陆昭阳才收回目光,独自往安仁坊走去。
回到小院,陆昭阳洗净手,坐在案前整理今日的医案。阳光透过窗纸洒在案几上,映得她的手指如玉般剔透。
刚写了几行字,院门又被叩响。她起身开门,见是祝府的小厮,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
"陆先生,我家夫人命我送来谢礼,请您务必收下。"小厮恭敬地行礼,双手捧着锦盒高举过头。
陆昭阳看了一眼,锦盒里是一对上好的和田玉佩,温润如脂,价值不菲。她摇头:"不必,诊金已收过。"声音虽轻,却不容置疑。
小厮面露难色:"这夫人说,您若是不收,她心中难安。"他额上又渗出细汗,显然是被反复叮嘱过。
陆昭阳沉默片刻,终是道:"既如此,替我谢过夫人。"她接过锦盒,指尖在锦缎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小厮松了口气,恭敬地行礼告退。她关上门,将锦盒放在桌上,并未打开,只是继续低头书写医案。
窗外,春风拂过杏花枝头,花瓣纷扬落下,有几片调皮地飘进窗来,落在她的宣纸上,被她轻轻拂去。
喜欢清风惊鸿客请大家收藏:dududu清风惊鸿客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