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横明竖隐玻璃幕墙 > 第484章 扫盲教材

第484章 扫盲教材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我只想安稳修仙 大风起 人在洪荒,趋吉避凶 铸仙纪 都市无敌魔帝 更待天明 墨染黄山:我用丹青走上另类长生 群戏零落的时代 与那武士 戒封 妖雾行 仙途问道行 剑情缘 我简直是修仙界的月老 人在西游,开局拜师镇元子 死士不想死 从创法开始改造残酷的巫师位面 我在云澜界开荒的日子 那年来春 命格师

了解方书安套路的朱由校,并没有在问,而是笑呵呵看着他。

“殿下,您这样看着我是什么意思……”

“你定然是知道的,快点,将你的主意说出来,别像是捡豆子一样,一个个蹦。”朱由校说到。

眼见两人说的有趣,泰昌和老方都在捻着胡须微笑。

两人这样的态度,正是他们希望看到的现象。

皇帝是孤家寡人,但是孤家寡人也需要一个知己。

毫无疑问,现在朱由校和方书安的交流方式,就是极佳的状态。

泰昌看起来,甚至是有些羡慕,因为他的成长历程上,就不曾有过这样的朋友。

“好吧,那我就一次说清楚。关于邮政系统,他们的经费并不从财政里出。”

“不从财政里出?”泰昌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不成,不能再给百姓们增加负担!”

钱既然是不从财政里拿,那肯定就是摊派到百姓身上,这样的事情,泰昌是不允许生的。

“邮政系统,自负盈亏!”

自负盈亏?

简直是痴人说梦啊,邸报而已,怎么可能做到自负盈亏?

“只是靠着行邸报,自然是不行,还是要靠其他的事情,比如说,包裹和信件。”

信件是什么东西,他们自然是知道的,那么包裹是什么鬼,难道是说让邮递员送包袱么?

“信件我们知道是何意,那么包裹呢?”

“包裹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意思就是,各种寄过去的东西,都是装在一个个东西里面,看上去就像是包裹一样,所以叫做包裹。信件和包裹,都不是免费的,会根据对应的重量和距离进行收费,如此一来,他们靠着寄送信件和包裹的费用,就能养活自己。”

“人们以往带去信件,大多是通过乡党或者商队,这两者大部分时候,都不收费,现在搞一个收费的东西,有几个人会同意?”

孙传庭在基层呆过,自然知晓目前存在的情况。

从他的观点来说,一件事情从免费到收费,很难实现,尤其是基层老百姓并没有多少钱的情况下。

“那要看如何理解了。”

方书安解释道,“此前的邮件,丢失率极高,尤其是通过别人捎带的方式,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否帮你带到,或者人是否丢失。反正是一去如泥牛入海,再无回音。咱们这个邮政系统,至少是双向,起码还会给你一个回执。此外,邮件只是小头,包裹才是大头。现在商队很多小东西,也是靠自己派专人送去。等到将来邮政系统成熟,小件包裹,比如票据、文书、小件货,他们都会找到邮政系统来送,那样的东西,才是大头。”

方书安不指望现在的物流行业像后世那样达,毕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电商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实现大规模的快递单子。

但是么,邮政又是刚需的存在,除了日常交流的信件,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商业,依然会产生大量的票据和业务量,那些才是邮政系统活下去的根本。

毕竟在电商还没兴起的时候,不管是国外的全球递还是国内的顺丰等快递,已经能够活的比较滋润。

至于电商大爆炸的年代,那只不过是让快递物流行业更加繁荣。

“要送东西,那些所谓的快递员,至少都要识字吧,你从何处去找合适的人员?在向下,识字的可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可不会干送信件这样的事情。”朱由校对大明读书人还是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以现在的识字率,想要找到合适的邮递员,真的很难办到。

不过么,既然方书安要上邮政系统,对于这样的细节也是有准备的。

只见他掏出一本书,很薄,看着也比较低档,看上去就是书坊里引出来的低档货。

“扫盲教材?”

朱由校当然认识这个四个字,但是他们组合在一起,可就有些陌生,扫盲是何意,教材呢?

他疑惑地翻了翻,大致明白,感情就是给不识字的人准备的一本书,用来让他们认识一些常见字。

似乎是因为单纯的认识笔画难度大,还准备了专门的图画来代表某个字,比如说门,就专门画了门的线描图,这样形象,并且容易记住。

最为关键的是,他看到了此前方书安提到过的东西,拼音!

“这个拼音,不是你的撒手锏么?难道也要将其在民间推广?”

按照朱由校的理解,拼音作为一项重大的革新,肯定是要在学院使用,因为他方便使用的特点,会极大的提高学院的教学效率。

如此好的东西,按照以往各大流派的传承,自然是要留在自己名下,不能够轻易的拿出去示人。敝帚自珍、闭门造车,才是读书人的主流。

但是啊,方书安就不一样,好东西就是要拿出来大家分享。

“其实,有两个原因在其中。”方书安举起两个指头,说到,“其一,学院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进行过基础教育,他们的识字率不成问题,传授给他们拼音,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其二,对于大明来说,更多的读书人,才能从中选出更多的人才,您也看到了,随着制造技术的展,以往的文盲工人,已经不能适合现在技艺的进步了,所以说,让人们都学习基本的文字和知识,是躲不开的事情。”

想要进入工业时代,依靠一堆文盲自然是不行。

毕竟,不管是操作机器,还是实际生产当中的检查与测量等等,都需要相关的知识结构。

后世共和国,占便宜就是因为培养了数量巨大的工程师。

虽然一直被人诟病,创新力不足,但是在工业制造、全流程工业体系上,必须要有数量巨大的工程师,来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进行。

如果按照过去的观点,百姓书读的越少,越有利于统治的进行。但是,时代不同了,大明现在的制造业,哪怕就是在识字率很高的京城,也找不到合适的产业工人,所以,这样从基层开始倒逼上层改革的事情,无时不刻不在生着。

喜欢横明请大家收藏横明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高冷总裁套路深 风云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