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我要做阁老 小说 > 第一百五十章 三徐开泰

第一百五十章 三徐开泰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修仙:我脑子里长了棵树 修仙:我有一个锤炼面板 永恒的仙隐 从站桩开始逆道长生 从聊斋开始修阳神 旺财修仙传 万道零落 侠锋战影 凡人修仙:乱入一个召唤师 综武:截胡南宫,李寒衣提剑上门 资本御兽仙人 重生洪荒之我是地府鬼差 我在修仙界吃瓜成圣 江湖侠侣 长生:箱子里的修仙世界 幻星繁天 从超神开始到诸天万界的剑仙 鬼灭开局一杠枪 归逆天 仙道殊途

要说近来浙江文坛名声最盛者,自然非徐言莫属。

一绝美诗词信手拈来,直是把风头出尽。

断桥桂集上作的那“人生若只如初见”更是把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无数才子名士纷纷慕名前来,想要和徐言结社。

孤山书院一时热闹了起来。

对此徐言自然是乐得见到的。

孤山书院属于那种典型的实力大于名气的地方,书院的师兄们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他喜欢待在里面的。

能够靠自己的名气带火孤山书院,让师兄们沾上点仙气,徐言颇是自豪。

来到人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

直到一日宗臣与徐中行结伴而来,让徐言大吃一惊。

这二人皆非等闲之辈。

徐中行是湖州长兴人,正德十二年生。

宗臣是南直隶兴化人,嘉靖四年生。

徐中行虽然比宗臣大了整整八岁,但二人结识已有数载。

这二人后来同在嘉靖二十九年科举中登科,后与王世贞等人结社,史称后七子。

二人算是慕名前来,要以诗文会友,和徐言畅谈一番。

徐言自然不好拒绝,把二人迎进书院。

时值金秋佳节,院中洒落一地金黄。

三人围坐石桌间,品茶吟诗好不快哉。

徐言对二人的诗词还是很推崇的,思忖了片刻主动道“子舆、子相兄皆是大才。不知对如今文坛诗坛怎么看?”

这一问可正是对了二人的胃口。

三人中以徐中行最为年长,他率先说道“如今大明文坛其风靡靡,丝毫无阳刚之气。长此以往,令人忧心。在某看来不作诗文则罢,若作则应向前朝看齐。所谓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徐中行提出的这个观点在大明并不陌生。

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曾经倡导过复古。

后七子不过是其延续罢了。

但在这种靡靡之风下,能够坚持提出这个观点也是殊为不易了。

宗臣闻言频频点头,接道“子舆兄说的不错。诗文自然要有诗文的味道。想那无病呻吟的诗句听来真是令人作呕。”

相较于徐中行,宗臣的观点更为激进。

因为他的偶像就是诗仙李白。宗臣常常模仿李白的风格写诗,虽然不可能作出那种流芳千古的佳作,但在嘉靖年间也颇是赚的一些名望。

读书人嘛聊着聊着就耐不住性子了。

徐中行见秋色绝美,随口吟道

“秋高葭菼大河回,病起层楼雨色开。沧海白云陪下榻,中原落日见停杯。

一官已负陶潜兴,九辩谁怜宋玉才。因忆吾侪燕市里,每逢佳节便登台。”

宗臣也不甘示弱,沉声道

“阊阖天门夜不关,酒星何日谪人间。为君五斗金茎露,醉杀江南千万山。”

徐言见二人“来者汹汹”,且都盯着他看,知道自己若不拿出一佳作来是不行了,遂沉吟片刻道

“鸬鹚荷叶满秋烟,太液滹沱处处连。

碧浪半湖虽似镜,银鞍十里不如船。

堤同隋苑能栽柳,歌欠吴姬忆采莲。

不为无鱼思故国,他乡风物本凄然。”

三诗作罢,自然免不了比较。

徐中行、徐言作的是七言律诗,宗臣作的是七言绝句。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风铃渡 大秦之无敌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