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娶了皇后,也不嚷嚷着要去寻找海外仙山了,脾气也日渐温和,比起以前动不动就爆发的大魔王模样,已经好上许多。
当皇后的日子还不赖,嬴政并不拘束她。
当然,若是拘束,她也不会留下来的。
六国遗民暗地里的动静不曾停歇,墨家儒家农家乃至于其余各家都有人卷入其中,波涛暗自涌动。
偏偏,里面还有许多楚姒的旧人。
他们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有自己的坚持,一定不能接受大秦,楚姒却觉得按照嬴政如今的政令执行下去,很快,那些反抗的人们就会放下武器,与大秦子民融为一体。
他们不一定发自内心接受嬴政这个君主,可大部分百姓都是喜欢和平的生活的。
大秦如今在楚姒的监督下,政令比起原来的一味进取,也多了几分柔和婉转的余地,如此一来,百姓抗拒的心思大大减弱。
尽管嬴政不是很赞同楚姒的做法,但被自家皇后一句话打败了。
“你着急什么,你一辈子这么长,难道打算几下出击完这些,让今后再也没有可以做的事情吗?”
有道理,嬴政十分听劝,他和她还有漫长的一生,不急在一时半刻。
于是针对诸子百家原本以剿灭为主的计划变成了融合发展。
此外,骤然扩张数倍的大秦领地问题需要好好治理。
因地制宜,再辅以雷霆手段,不服的打下去,服从的扯上来,渐渐的,秦国内部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少。
至于天明他们?
阴阳家和墨家儒家,不管你是哪一家的,只要有用就是好的,通通拉来当苦力。
如今正是大秦的关键时期,是用人的时候,这么多能人异士不拉来为大秦做贡献实在可惜了。
当然,这个主意是楚姒出的。
甚至于骑着白凤凰的白凤也不能逃过去。
他被派去勘察地形了。
塞外苦寒,每每到了秋冬之季或天灾战乱之后总是侵扰边境,大秦帝国虽日渐强盛,边防线却也长得可怕。
人力不足之下,尽管嬴政和楚姒已经很努力,仍有部分边陲百姓饱受匈奴之苦。
所以,在大秦内部已经基本安定的情况下,对外的扩张和反击正式拉来了序幕。
对于嬴政来说,留下墨家和诸子百家的人是他做过的最正确的投资。
匈奴可恨,偏偏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人人擅武,还分外喜欢打不过就立刻逃跑,遁入苍茫的草原大漠,让人无计可施。
但是有了各家所长之后,他们再如何奸诈也不成问题了。
白凤和盗跖从前是竞争对手,如今也还是竞争对手。
两人都被派出去,探查匈奴人的分布情况和各项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