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大白鸟的白凤甚至引起了匈奴人的惊叹。
他二人速度确实快,只是一天的功夫,秦国营帐内就已经有了匈奴地形分布图。
从哪一条道路适合逃跑,哪一条道路适合伏击,经过兵家分析后,被标注在地图上。
一架巨大的连弩被推了出来,摆在阵前,公输仇和班大师各自操纵一方,彼此之间,带着淡淡的火药味儿。
“看看我们谁的那一部分更厉害!”
——————————
感谢好想早睡的月会,加更奉上。
秦时明月嬴政19
大秦铁骑之下,匈奴很快便不成气候。
这其中艰辛自然不少,历时三年,又融合了无数的心力这才将嚣张已久的蛮夷收服。
嬴政带着大秦修养了几年,又在楚姒的主持下,领着白凤等人发现了海岸另一面有别样风景。
此后,大秦开始大兴船舶事业,兴办水军,坚船利箭逐渐在大秦海防边境拉扯起来。
筹备已足,又拥有绝对理智的帝王和皇后,决策从无错漏,行动不急不缓,大秦打下的领土也在不断为前线的战事提供粮草和人力。
宏伟的船帆终于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正式驶向大洋彼岸。
这个时候的西洋,无论是冷兵器还是水军都远远落后于大秦,征服他们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何况,彼岸的人们早已经习惯了国家之间你来我往的战争,臣服的速度格外快,比起被灭多年还惦记着东山再起的当年六国遗民,他们显然更能接受国家被破的事实。
如此一来,大秦的版图空前辽阔。
无论肤色人种,皆臣服在大秦的铁骑之下。
幅员辽阔,治理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如果不能好好治理,即便是短暂的维持了统一,也不是长久之计,分裂是迟早的事情。
楚姒和嬴政一个拥有多个世界的经验,一个是身具经天纬地之能的千古一帝,两人强强联手之下,仿照着从前大秦推行各项制度的例子,再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各项政令。
这一次依旧是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却是一场持续了许多年的巨大而艰难的变革。
原本在大秦境内或是依附大秦或是反对大秦统治的诸子百家在这场跨时代的盛事中真正参与到了大秦的治理当中。
在统一世界这样的盛大场景面前,好像从前他们被灭的故国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当人的眼光挣脱出既定的框架,看过了辽阔的世界之后,便很难再执念于原本的一亩三分地了。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乃至于阴阳家等,都在这场变革里有了自己对应的位置。
反倒是那些外面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被他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又融入本土的文化,成为了治理大秦更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