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若是西进,打算带谁出征呢?又打算留谁驻守徐州呢?”荀攸问道。
“我已经下发文书了,刘备带领军队驻扎广陵、彭城一带,糜竺、麋芳兼顾徐州城和下邳,陈登、诸葛玄主管徐州北境,毛阶代我统揽徐州之事。”关荣光答道。
“至于出兵讨董,我也就带你为军中长使,典韦为中军校尉,高顺为前军先锋,至于后军运送粮草,我让陈珪出面来做,我又向刘备借了他的义弟关羽,押运粮草也就不必担心了。”
荀攸闻言点了点头,最终长出一口气说道:“不过我还是提醒明公一下,定陶关不能有失,再西进讨董之前,务必斩杀曹豹重得定陶!”
“放心吧。”关荣光轻哼一声,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回道:“曹豹跑不了,那些跟着他一同把持定陶关的豪强们也跑不了。”
当初关荣光派曹豹去迎陶谦,为的就是吊出来一些大鱼,果然也没让他失望,曹豹出兵营时,手下贴心人马不足千人。
可当他入定陶时,手下人马却超过了五千,徐州南北都有豪强加入其中,为的就是迎陶谦而制关荣光,可惜这群人还是小觑了关荣光。
洛阳那边刚传来陶谦任徐州别驾的消息时,关荣光就早早地做好了准备,若是迎陶谦之人少,关荣光还有放过他的理由,可那么多人都心向陶谦。
这就使得关荣光不得不挥动杀招,将陶谦杀死在了定陶关内。
而曹豹也是个愚蠢之人,在陶谦死后第一时间,他最先怀疑的是跟随自己的人马,殊不知真正杀陶谦的乃是鹿兆。
一番查询之下,曹豹不但没得到杀人凶手,反倒是让定陶关内一阵人心涣散,若不是关荣光这边说他曹豹造反,估计这群豪强都要逃出定陶关了。
不过眼下的局面也很尴尬,曹豹看上去是坐在了首领的位置上,其实他说的话没有多好使,定陶关内的和平,是取决于豪强们的活命心思。
他们想借着曹豹的名头联络四方,然后好趁机逃出定陶关,若是逃不出去,即便是被关荣光击败夺城,那当先杀头的也是曹豹。
这种血赚不亏的买卖豪强最是熟稔,定陶关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还表现的颇为平静。
直到这一日,高顺收到了关荣光的命令,要他联络鹿兆,要在关荣光大军西进之前,把曹豹的人头挂在定陶关的城楼上。
一是为了震慑他人,告诉旁人徐州还是关荣光的徐州,豪强世家还是翻不起风浪。
二是为了了解高顺、刘备心中的不爽,曹豹之前的表现被二人厌弃,可却一直没有机会报复一番。
眼下正是最好的时机,毕竟高顺是即将西进的先锋,刘备又是被选定坐镇徐州南地的人选,两人心中的疙瘩不除,关荣光心里也有些不安。
不过相比于曹豹的死,刘备也曾不停上书请求西进,为的就是恢复汉室江山,要不是糜竺、麋芳两兄弟接连劝说,估计刘备暗地里也得往洛阳跑。
……
高顺在收到消息后,他心里就大致清楚了关荣光的计划,看着站在对面的鹿兆,高顺笑呵呵的问道:“鹿兄弟这几年都不曾露面,看来是暗地里给明公办了不少事啊。”
鹿兆扯了扯嘴角自嘲的笑了笑回道:“我干的活计不露脸,高兄弟自然看不到我。”
高顺摇了摇头反问道:“这天底下哪有什么一直快活的位置?说句不中听的话,先皇活着的时候,士人们不也是明面恭敬,暗地里却也还是称呼一声独夫?”
鹿兆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高兄弟说的不差,能得明公赏识,我鹿兆已然心满意足了,只可惜在下本领低微,无法跟着明公一起西进讨董。”
高顺连连摆手说道:“讨董固然重要,但徐州更加重要,讨董是为了报效朝廷,但徐州才是咱们的根基,讨董失利还能东山再起,若是徐州有失则万事皆休!”
两人相互吹捧了一阵,紧接着就是哈哈大笑。
笑完了之后,鹿兆指着定陶关说道:“曹豹虽然名为定陶关主帅,实则手下人马大多不信任他,若是高兄弟明着攻打定陶属实浪费人手,不妨派一支人马跟我入地道,保证能轻松割下曹豹头颅。”
高顺沉吟片刻后反问道:“我非是不行鹿兄弟,可之前陶谦之死如此蹊跷,那曹豹就不会有所准备?”
鹿兆呵呵一笑,毫不在意的说道:“他即便是有了准备也没用,在下别的不敢吹嘘,但若论土夫子的本事,天下比得上我的没多少。”
“这曹豹再厉害也不能触类旁通,高兄弟大可放心地道的安全性,保证叫那曹豹防不胜防。”
听到鹿兆如此表示,高顺也是点头下定了决心,为了赶时间,在关荣光到此地之前夺下定陶,有些手段也得该用就用了。
再者说,高顺本身也不迂腐,他固然是想杀曹豹,但他清楚一切都要服从战略,有些时候私人情义不能乱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