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拍即合,多召集四方猛将及大批豪杰,使他们都引兵向京城,威胁何太后,这个提议何进同意了。
何进选来选去,最终选择了并州牧董卓,也正是因为这一选择,汉末乱世的又一个大动荡出现了。
……
徐州刺史府内,关荣光拿着奏报文书仔细的看了看,最终张开嘴讥讽的说道:“诛杀阉竖居然要调并州之兵,何大将军的本事真是越来越回去了。”
坐于下首的荀攸起身说道:“明公,听闻徐州别驾陶谦已经过了兖州陈留郡,只要走定陶关一带很快就能到徐州了。”
关荣光呵呵一笑,扭过头问向堂内众人道:“你们觉得我该如何对陶谦呢?”
堂内众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一个个做起了缩头乌龟,只有刚回徐州的麋芳想要起身回答,可却还被自己的兄长糜竺拽了下来。
关荣光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愣头青,于是他直接问麋芳道:“子方有何建议?”
麋芳这才站起身,沉默了片刻后,他还是决定说出心底的想法,于是他正视关荣光的眼睛回道:“在下觉得,徐州不需要别驾。”
关荣光眉头一挑,因为麋芳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也觉得留着陶谦是个错误的选择。
陶谦这个人虽然已经五十九岁了,但他还是有着很大的野心,从现实历史中记载,这个人看不清自己的本事也就算了,他还有着很强烈的野心。
他的存在从最根本上就威胁了关荣光的地位,在关荣光未获得州牧一职前,徐州别驾能从根本上分走他的权力。
而且关荣光现下也有手段可以杀陶谦,唯一的问题就是做还是不做。
大堂内的气氛有些沉凝,麋芳说出的话仿佛是被遗忘了一般,毛阶、荀攸两人都没给出意见,至于陈登、诸葛玄都不在这里,关荣光也犯不上派人去询问意见。
此时糜竺突然站起身说道:“子方太过孟浪,居然敢专断一州大员身死,还请明公责罚。”
关荣光闻言一笑,摆着手说道:“子方心直口快,再者说在座的诸位都是我的腹心,只要咱们不说,这事就没发生过。”
“给高顺下令,让曹豹去定陶关那里迎接吧,毕竟他与陶谦是老乡,也算是最合适的人选。”扔下一句命令,关荣光直接起身回到了后堂。
他刚走,麋芳的屁股上就挨了一脚,糜竺咬牙切齿的白了他一眼,连忙冲着毛阶、荀攸拱手道:“二位贤兄,今日之事还请不要说出去。”
毛阶点头表示赞同,荀攸却是看着麋芳呵呵一笑,“子方真是深得明公之心啊!”
扔下这么一句话,荀攸直接哈哈大笑着走出了刺史府,他是看出了关荣光对陶谦的必杀之心。
眼下的形势实在是太好了,好到不趁此机会杀陶谦都是浪费,汉灵帝刚死,朝中重臣又跟宦官对峙,根本没人会管一个徐州别驾的死活。
荀攸敢打赌,陶谦绝对活不了多久了,从安排曹豹迎接,他的命就没了。
因为遍数徐州将领,唯有曹豹死关荣光不会在乎。
事实也正如荀攸猜测的那般,关荣光绕回后堂后,他就接见了一个人,正是隐藏在暗处好久都未露面的鹿兆。
“明公,有何吩咐?”鹿兆拱手问道。
关荣光目光严峻的询问道:“在军营中杀陶谦,能做到吗?”
鹿兆点头说道:“可以,只要有内应能确保他住在哪里,在下一定能杀了他。”
关荣光扯开嘴角笑着说道:“那就行,内应人选我会让高顺提供,杀完陶谦后,你立刻去地方通知那些士卒吧!”
鹿兆立刻点头回应道:“喏!”
早在削兵政策下发之时,关荣光就暗中联络鹿兆了,他把打散的部队士卒都安排在一块,平日里领发的军饷也都是鹿兆摸金所得。
也正是因为如此,关荣光瞒过了很多人,其实他根本就没放下那么多人马。
而这批人马就藏匿在琅琊国与泰山郡交界处,这也是当初关荣光坐镇琅琊国干的事情。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