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门把何进的脑袋掷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经杀掉了。”
原本他们认为这样会把尚书吓住,却不曾想这是在自掘坟墓。
也正是因为何进身死,袁绍等人才能借此机会带兵入宫,将宦官全部杀光。
伴随着何进和宦官集团的接连死亡,大汉也进入了长达数十年的混乱。
董卓这个机缘洽会登台的家伙迎来了自己最巅峰的时刻。
大将军何进的部曲(例如张辽)、车骑将军何苗的部曲都无所归属,只能听命于董卓。
董卓又引诱吕布杀害执金吾丁原,吞并了吕布等并州人的军队,如此董卓掌握了雒阳的所有军权。
原大将军府幕僚鲍信不肯归附董卓,向袁绍提出诱杀董卓的计划,袁绍不敢,鲍信则弃官逃亡。朝廷罢免司空刘弘,派使者到显阳苑拜董卓为司空。
而后董卓实行废立之事,即废少帝刘辩,另立刘协,又迫杀何太后,杀何太后之母舞阳君。
动乱一直持续到公元190年正月十二日,董卓使弘农王郎中令李儒毒杀刘辩,这一举动彻底激起了天下豪杰的反抗之心。
……
有时候清醒是一众痛苦,而端坐于徐州刺史府中的关荣光和荀攸就有着这样的痛苦。
一封文书就摆在桌面上,董卓为了让关荣光远离徐州,居然一纸文书命其上任豫州刺史。
可关荣光怎么会选择离开徐州,豫州那个地方就不适合起兵,首先是颍川士族全在豫州,汝南袁氏更是在豫州手眼通天。
作为南阳太守的袁术,早早地就暗中掌握了豫州大片地盘,现在关荣光过去,喝口汤都费劲。
“明公,看来你早先的准备是有道理的。”荀攸幽幽的开口说道。
关荣光呵呵一笑,叹了口气回道:“公达既然猜出了我的谋划,何不讲讲我该注意什么?”
荀攸沉默了片刻后说道:“明公可有异心?”
“公达此话好没道理,我有异心又能如何?”关荣光反问道。
荀攸苦笑一声,拱了拱手回答道:“是我多虑了,明公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没有宗族难成大势的根本。”
“且不说我有没有宗族,大汉养士四百年,不是说推翻就能推翻的。”关荣光冷哼一声,显然心怀不满,却又只能压抑在心中。
“明公,不论如何,我都希望你心怀天下,出兵讨董!”荀攸劝道。
关荣光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一拳砸在桌子上说道:“我确实得出兵,不为了皇帝之位,不为了汉室江山,也得为了身后之名,为天下苍生而出兵。”
“不过在出兵之前,我还得先做些事情。”关荣光从袖带里掏出一份文书,直接扔在了桌子上。
荀攸拿起文书看了一眼,略带着诧异问道:“曹豹居然联络了臧霸?”
“是啊!”关荣光呵呵一笑,“天底下的人都想着该如何活命,曹豹也不例外,徐州别驾陶谦身死于他营中,他已然是有嘴也说不清了,盘踞定陶关近乎两年,眼瞅着有好时机到眼前了,他曹豹又怎么能不给自己找条活路?”
“他这活路找的也太好了,居然想着联络臧霸,暗中放他进入泰山郡,再如何也能盘踞泰山山脉当匪,同时还能帮着臧霸绞杀黄巾,真是好打算啊。”荀攸笑道。
“可臧霸不是傻子,他不信曹豹,所以一直迟迟没有决断。”关荣光拿起茶壶,将自己面前的水杯倒满,再让它由满及溢,落洒在桌面上。
荀攸很适时的拿起一张帕子,将桌面水擦干,然后幽幽的说道:“水满则溢,臧霸手里握着一万大军尚且被忌惮,若是再把曹豹放过去,那就等着刘岱收拾他吧。”
“是啊!”关荣光叹了口气,满脸不爽的说道:“可这样咱们就没机会连着臧霸一起收拾了。”
“明公,得陇望蜀虽是人性,但眼下不宜太过了,豫州沛国已然是明公掌中之物,再想着去图谋泰山郡就容易反噬了。”荀攸劝道。
关荣光点了点头,“终究还是实力不济、时机不对,不过这次出兵之后,咱们的机会就更大了,到时候一个泰山郡可填不饱我的肚子!”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