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二人都死了,这让袁术怎么能不痛心悲切呢?
与袁术的真伤心不同,袁绍的伤心就有些伪装的成分了,他虽然在乎太傅袁隗、太仆袁基两人的命,但却也并不耽误他希望两人死。
现在两人死的这么痛快,袁绍面上悲切,心里都快笑出声了。
他一直希望董卓那个家伙能杀了二人,今天算是让他盼到了。
其实他也是在一直拖着进攻节奏,为的就是给董卓杀二人的机会,孟津关外停留那么久,为的就是拖时间。
要不是袁术着急了,派孙坚疯狂攻打孟津关,那么孟津关还不会被攻破。
可眼下局面已定,袁绍的预想完成了,他又怎么能不开心呢?
可攻破了孟津关之后,又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眼前了,是继续坐镇此地当盟主呢?还是回到冀州夺权呢?
仗打到今天,已经有很多诸侯回自己领地了,他们大多留下心腹坐镇军中,自己却回领地督促农耕、赋税。
而袁绍也想离开,他想着趁自己还是关东联军盟主,回去收拢权力,杀一批有仇的家伙,然后把他们的官职领地收归自己所有。
就在他将要离去之时,他却突然听闻袁术已经走了,说是回老家给父亲、叔父建立衣冠冢。
……
伊阙关是天下强关,作为拱卫洛阳的东南关隘,伊阙关位于外方山与嵩山交接处,从东往西走,就连官道都是越来越窄。
而且伊阙关地处于地势高点,所以攻打伊阙关是典型的仰攻,可谓是极度耗费兵力。
这也是典韦耗时半个夜晚,未能全面攻下伊阙关的缘由,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大原因是伊阙关守军很警惕。
典韦冒出头的时候,伊阙关的守军就发现了,可是典韦已经骑虎难下了。
所以他当机立断举起火把就开始攻关,足足半夜过去,死伤了千余人,典韦所部才在伊阙关城墙上占下一块地方。
天刚蒙蒙亮,典韦就要登墙作战之时,郭汜却率军重新杀回了伊阙关。
典韦看着冲杀出来的郭汜,一时间愤怒难耐,两人和麾下士卒开始在伊阙关下接战。
又是一个多时辰过去,典韦并未占得什么便宜,只能下令率军撤退。
也算典韦撤退及时,因为李傕和张济已经快赶回伊阙关了。
虽然刘岱重新整军想要拖住李傕,但兖州人马毕竟都是由地方豪强组成,他们在战场的表现并不好。
好在刘备、高顺都在前线,极大的拖住了凉州兵马的主力,要不然刘岱麾下人马估计又要被打散了。
典韦撤退没走出十里地,就看到了追击而来的高顺所部。
典韦与高顺会和后,摇头叹气的说道:“我未能完成主公吩咐,伊阙关确实难打。”
经历了一夜战事,已经灰头土脸的高顺苦笑一声说道:“我也未完成主公嘱咐,诸侯联军实在是太差了,李傕、张济佯装撤退,这帮豪强子弟就贪功冒进,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被打散两次。”
典韦闻言十分无语,他和高顺对视一眼,然后便都是一声长叹。
感慨之后,高顺拍着典韦的肩膀劝慰道:“撤退吧,明公让我衔着李傕所部行进,为的就是保全你这一边,此番战事损失很大,咱们要保住更多人马。”
典韦点了点头,跟着高顺一路撤回了营寨。
此时的营寨已经算不了营寨了,内内外外都是焦土、死人,不少诸侯联军残兵都坐在地上哀嚎。
营寨中军,各路诸侯已经开始争吵了。
他们纷纷指责他人麾下作战不利,使得自己损失惨重,丝毫看不到自己麾下的不堪。
在一片嘈杂的争吵声中,关荣光和刘岱凑到了一起。
刘岱看着一群争吵个没完的家伙,哼了一声后扭头对关荣光说道:“公绪,我想回一趟兖州。”
关荣光点了点头,反问道:“可是为了农耕和调兵?”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